案头放着一张崭新的唱片专辑,但唱片里不是音乐。
专辑的主唱是著名京剧老生关栋天,但不是唱京剧。
广东瑞鸣唱片公司最近为关栋天发行的这张唱片,题名《短歌行》。熟悉古典文学的都能猜到,这是曹操的诗。除了《短歌行》,专辑里还有其他,如江城子、破阵子、沁园春、钗头凤……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牌,或有人问:莫非是关栋天的古诗朗诵?
关栋天不是朗诵,而是吟诗。
诗词在中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是文字。文字是它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是吟(也是唱)。古书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记载,就说明当时的词在老百姓当中是用来唱(即吟)的。因为没有谱,因此文字得以流传下来,吟唱的调却没能留下。以致我们今天只能用普通话来读唐诗宋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承袭的空白。
因此,关栋天的这张个人专辑,是一张“吟”的专辑,而非“唱”的专辑。
古人怎么吟,当然已无从得知。因此对于关栋天来说,这就需要他费神琢磨。他请作曲家孟庆华为这些诗词配乐,自己设计“吟腔”。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做得好与不好,完全没有先例,也无标准,但必须符合诗作的情绪则是必然的。关栋天似乎天生喜欢尝鲜。他主演的很多京剧都是新戏,还演电视剧,还经商。即便演戏,他的逐步成名也多出自新戏。而这对许多戏剧演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对孟庆华,这也不是一个好干的活。以吉林京剧院的作曲家身份,他几乎写遍了当今音乐领域的各种形式,在戏曲、曲艺、歌舞、影视音乐甚至歌词写作和乐队指挥方面皆有建树。但这次面临关栋天请他写的,却既不能是戏,也不能是歌。
他俩的合作其实也始于瑞鸣。2008年瑞鸣出品的《伶歌》,邀集各方戏剧名家,各选历代精彩诗作,由孟庆华配乐。完成录音以后,制作人被关栋天的吟唱深深吸引,决定改变原定编目排序,将其列为主打。那一次,关栋天唱的是李白名篇《将进酒》。两年后《伶歌》再出续集,依然邀请各方名家,而关栋天依旧打头,唱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名的“大江东去……”。这两次录音,让关栋天萌生了为自己做一个专辑的念头。
不难想象,激情饱满,酣畅淋漓,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关栋天,在“吟”这些千古名诗时,该是如何的豪放激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已经是豪迈纸上跃,铿锵口中吐。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则一唱三叹,难言之隐尽在其中。
仅一个“吟”字,或许会让人误以为是故作呻吟之“吟”,浅吟低唱之“吟”。但当你把这张专辑放进音响,开声,倾听,就会顿悟:这是半歌半啸,响遏行云的“吟”。
当然也不全是黄钟大吕之声。专辑一共辑录10首,其中陆游的《钗头凤》,是流传千古的情诗。毛阿敏应邀参与制作,与关栋天相和。在竹笛与筝的烘托下,一个唱“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个和:“怕人寻问,咽泪装欢”,虽是浅吟低唱,听来更觉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