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泳让我添豪情
黄国祥
  ◆黄国祥 

  钱泳(1759-1844),原名钱鹤,字立群,号梅溪居士,无锡人。为清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工诗词、篆、隶,精镌碑版。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一生不事科举,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即便到了二三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墨宝亦随处可见。

  2005年,山西书商彭令在南京朝天宫发现了一本名为《记事珠》的文稿,后经多位学者鉴定,属清代中期书法家钱泳的杂稿本手记,因其中有部分条目来自《浮生六记》,被认定为《浮生六记》散失的第五本《海国记》。其“册封琉球国记略”页,记载有“……十三日辰刻,见钓鱼台,形如笔架。遥祭黑水沟,遂叩祷于天后。忽见白燕大如鸥,绕樯而飞,是日即转风。十四日早,隐隐见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在这有关钓鱼岛描述的部分文字成为了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新证。钱泳手迹原件的抄录时间为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鉴定钱泳《记事珠》手稿为真迹同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老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教授均鉴定此手稿为钱泳真迹。2009年12月3日,香港文汇报报道,《(清著佚文手迹面世,比日本文献早76年)铁证钓鱼岛属中国》;2010年9月,太平洋学会专家审阅评估,明确为钱泳手迹。

  作为一名敬重钱泳、爱好竹刻的藏家,去年我终于得到了一件钱泳款的琴形笔搁(见图,长31厘米,宽5.8厘米)。2008年我出差去了河南郑州,经朋友介绍来到钱老先生家,当我看见这件钱泳款的琴形笔搁后爱不释手,上面所刻的诗文为唐白居易之《养竹记》也让我特喜欢。钱老说是上一辈传下来的恕不转让。我不能夺人所爱,便说道“享受了眼福足矣”!2011年夏日,我又去了趟郑州,朋友告诉我钱老病了。得知此消息,我专程来到钱老家探望慰问。老先生十分感动,并主动问起我竹刻收藏之事,我们相谈很久也很快乐。临走时,钱老把那件笔搁交到了我手上,并郑重其事地说道:“你留着吧!我不会看错你的!”

  细观此琴形竹刻笔搁(背面为戏竹图),古雅美观、雅趣浓郁,到清应无疑。其色黄温润,有一种光洁如象牙般的美感;且器形素雅清新,隶书诗文端庄,刻字也颇显功力。所刻诗文内客为唐代白居易之《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此笔搁制于嘉庆十年,诗文末落款“梅花溪钱泳”。

  全文探讨了竹被“君子人多树为庭实”之原因: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现道,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要想到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急困难时,都应始终如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钱泳让我添豪情
被忘却的名家
“状元及第”花钱
湖里捞出的古瓷片
我的小铁路员工梦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10钱泳让我添豪情 2012-06-03 2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