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崇山峻岭当作实验室,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田旗“全野外”科研——~~~
崇山峻岭当作实验室,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田旗“全野外”科研——~~~
崇山峻岭当作实验室,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田旗“全野外”科研——~~~
     
2013年07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山峻岭当作实验室,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田旗“全野外”科研——
为珍稀濒危植物打造“诺亚方舟”
沈敏岚
■田旗在野外考察和采集植物种子 陈山 摄
  人物小传

  辰山植物园标本馆馆长田旗的“实验室”在崇山峻岭。他用近10年时间收集了2000多种野生植物资源、2万多份植物标本、10万多株种苗,在上海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建起一艘“诺亚方舟”。

  如今的辰山植物园所在区域,在2005年还是一片水稻田和村落,那时田旗就带着科研团队开始“全野外”科研,每年有一半时间在深山老林考察和采集野生植物种子,另一半时间在沪郊一片水稻田里努力实现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梦想。田旗说,他希望能够实现“植物园保护植物,植物造福人类”这一良性循环。

  “小豆腐干”点燃热情

  我出生在河南,199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大三那年暑假,我跟同学一起回到老家,在南阳日报上看到一块“小豆腐干”文章:石头上长出森林。好奇心促使我和同学一起来到几十公里外的南召,最后发现那不过是一块大石头上长着两棵小树。“森林?太夸张了!”石头缝里有泥土,飞鸟衔来种子,发芽长出树,再正常不过了。

  尽管无功而返,但这次经历让我喜欢上了这种在自然界探寻真相的愉悦过程,更爱上了植物学。回到学校,我就将自己的未来职业梦想选择为植物学。

  上海成为圆梦之地

  植物学专业在当时是一门冷门学科,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上海却给我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向我伸出橄榄枝,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植物引种。

  2005年,上海启动规划建设辰山植物园,园区整体规划方案还在招投标阶段时,上海就组建起科研团队,开始野外收集野生植物资源。

  跋山涉水采集物种

  那一年起,我每年有一半时间跟同事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岭间、在人迹罕至处,考察、采集珍稀植物标本和种子。独龙江流域,山很高,海拔3500多米;路很滑,到处是荆棘。我们边走边采边记录,一天下来累得几乎虚脱,有一次还翻滚到山沟里。藏东南墨脱县是我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我和助手随西藏农牧学院组织的动植物资源考察团从背崩乡离布琼湖最近的一个村子出发,走了两天才到达目的地。此行采集的一株极其珍稀的兰花被引种在辰山植物园后备温室。螺髻山,位于四川,海拔4200多米。2008年5月,我连续一个多星期在山里考察,带回7种罕见的杜鹃花,其中3种是当地首次发现的珍稀物种。

  2011年,德国组织了俄罗斯北高加索植物野外采集工作,整个团队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开始担心体力比不上人高马大的欧洲人,没想到一天之后,我就跑到了最前面,是团队中体力最好的,采集到320种植物种子和标本,是团队中最多的,所采用的GPS经纬度定位、条形码记录等技术也让欧洲同行刮目相看。这些都得益于多年的野外锻炼。

  引入“地球独子”保育

  目前,我们采集的2000多种野生植物资源,已有500多种在上海开花结果,实现“种子到种子”,其中大部分已种植到辰山植物园园区内,为市民认识植物、学习植物服务。今后,这些植物还有望步入上海街头、居民小区,为上海市民的生态梦、城市宜居梦“添绿”。

  辰山植物园规划建设时,就定下目标要建成展出华东地区植物最多、最齐的植物园。在野外采集中,我们特别关注华东地区的极端濒危植物,海岛普陀山上的特有的植物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在普陀山仅存一株,这也是该树种在野外生存的唯一植株。天目山的羊角槭(Aceryangjuechi)也是极度濒危。我们将这两种“地球独子”引入上海引种基地抢救和保育,并联合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和上海市园林科研所的专家,建起植物“诺亚方舟”,开展了繁殖生物学研究,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技术攻关。目前,这两种物种的保育研究已取得进展,“地球独子”有了繁衍后代的“生育能力”。

  同题问答

  Q:请用一句话讲述你理解的“中国梦”。

  A:我理解的“中国梦”,就是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天蓝水清空气洁净的生态是和谐、美好生活的根基,保护好野外每一种植物,就是我的中国梦、生态梦。

  Q:在你追梦路上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

  A:是我的导师,求学时是华师大植物学教授马炜梁,工作后是上海园林界的学科带头人。

  Q:你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A:和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团队一起,收齐、保育适合上海气候环境的3万种植物及其标本。

  本报记者  沈敏岚  采访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 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为珍稀濒危植物打造“诺亚方舟”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3为珍稀濒危植物打造“诺亚方舟” 2013-07-18 2 2013年07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