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北京欢迎你。再申奥,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儿?
申办优势
从目前来看,北京申办冬奥会最大的优势就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场馆的再利用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冬奥会的规模比夏奥会小,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媒体等相关人员总数大约1万多人。北京奥运会后,北京一直在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主要奥运场馆都得到充分利用,城市频频举办国际大赛,办赛力以及城市接待力都保持活跃状态,这是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最有利的筹码。
北京和张家口此次提出申办冬奥会的最大优势是全世界目前对于中国的期待,之前已经有多个冬季项目单项组织向中国奥委会私下表示过希望中国主办一届冬奥会的想法。
据相关人士透露,北京各体育场馆承办冬奥会冰上比赛“没问题”。冬奥会冰上运动主要集中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滑以及冰壶、冰球,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工人体育馆等场馆都具备制冰条件,如果申办成功,北京市只需要新建一个速滑馆。
此外,张家口地区滑雪期长达150多天,符合降雪期在4个月以上为优秀的冬奥会评估标准。目前崇礼共建成万龙、云顶、多乐美地、长城岭4家国内知名雪场。按照国际赛事的标准修建雪道,建成高、中、初级雪道82条69公里,各类索道和魔毯24条23公里,总运力达到每小时4万人次。
便捷的城际交通也是北京申办的一大优势。京张城际铁路项目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全线长约174公里。开通后,京张之间通达时间将由目前的四五个小时缩短到40多分钟,张家口市由此进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
申办劣势
北京申办面临的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国际奥委会不成文的规定——大洲不能连续举办两届奥运会。2018年冬奥会在韩国平昌举行,2022年冬奥会能否还留在亚洲?更不利的局面是,2020年夏奥会也在亚洲(东京)举行,如果北京申办成功,那真是打破了国际奥委会的惯例。
此外,饱受争议的北京空气质量也成为申奥路上的一大障碍。如何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让运动员们能够在清新的空气下比赛,都是需要考虑的。不过,相比北京,张家口的空气质量倒已不用太担心。
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2013年上半年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今年1-6月,张家口市达标天数125天,达标比例达69.1%,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最优城市,在长江以北排名第一。
申办意义
冬奥会规模不大,因此不会对北京经济发展带来多大推动,但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说,对北京有着重大利好。如果冬奥会申报成功,对于体育休闲和体育产业有着较大好处。一旦申办成功,不仅是北京本身,包括北京和张家口,可打造一个以冰雪为核心的旅游带。而对于张家口而言,冬奥会成功后,对当地的就业、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正面影响。
有关人士表示,从环境治理角度看,如果申请冬奥会成功,河北的一些产业发展就会受限,比如张家口周围就会限制一些有污染性质的行业。这样对北京和京津冀区域的环境建设,都是有利的。在当前这种雾霾深重的背景下,申办冬奥会的成功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申办对手
挪威的奥斯陆、波兰克拉科夫、乌克兰利沃夫、瑞典厄斯特松德和德国慕尼黑均有意申办2022年冬奥会,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今年8月已正式提出申请。
慕尼黑能否正式提出申办还需要市民投票表决,如果表决通过,毫无疑问德国慕尼黑将是北京最大的劲敌,除了慕尼黑也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冬季项目开展比较普及和有稳定经济作为有利等因素,他们在申办2018年冬奥会战役中最后败给平昌,再次发起冲击也会得到一些同情分。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