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形、五星、小三角……屏幕上选择心仪图案,五六分钟后一台普通的3D打印机就能打出香喷喷的巧克力。W5馆有台“3D巧克力打印机”,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创的3D食品打印机,只需在程序中设置三维巧克力图形,无需任何模具,个性十足的巧克力就能“打印”出来。
外部环境若洁净安全,3D打印机DIY的巧克力可直接吃。据介绍,只要改变用料,这台巧克力打印机还可打印糖果。
目前,这台打印机的成本约几千元。未来随着技术成熟,3D食品打印机有望走入居民家庭。
走进展馆深处,一整墙白色幕布迎面而来。戴上一副特制的“六足”眼镜,立刻拥有一双看穿世界的“透视眼”:身临尚在设计的大飞机机舱,“透视”发动机的每一个零部件。手按特种遥控器的触键,一条白色光线“直刺”发动机内部,点住拖拉,被点中的发动机零部件,即可一个个拆下来,帮观众丝丝详解发动机神秘莫测的内部世界。原来,这是由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国内首个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大型虚拟现实沉浸式交互系统,上面搭载着国内首套体感交互的虚拟现实技术。
“以往设计发动机,完全依靠工程师画图,然后根据设计建模制造零部件。零部件组装过程中,一旦有一只小螺母存偏差,整个设计就可能推倒重来。”曼恒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边设计边“制造”——走进虚拟的“真实发动机”内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直到几无误差,才定稿生产。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