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20条提出,经过3-5年的推进,上海国资委系统80%的国资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东浩集团、兰生集团的合并,是上海国资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一次集中。
按照改革精神,上海国企要利用国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企业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成为社会公众公司。“资产重组是必须的。企业要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方面迈出一大步。”戴柳透露,集团有兰生股份这样一家证券化、公众性的公司,但它过去是以传统贸易板块为主。重组后,集团有三大板块:人力资源、会展传播、服务贸易。“下一步是不是用这个平台做其他板块,这要根据规范运营、整个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通盘考虑。”
戴柳认为,东浩兰生集团做的不是传统三产,而是能够与国际对接的现代服务业。“这正是重组后我们叫国际服务贸易有限公司,而不是简单的贸易集团公司的原因。”
服务贸易作为主业之一的东浩兰生集团成立后,与上海自贸区之间有望摩擦出更多想象的火花。戴柳介绍,集团已在自贸区注册了一家技术贸易类企业。它是自贸区首家以技术贸易和技术进出口服务挂牌的企业。“我们在自贸区中还有制度创新。我们是一手抓会展,一手抓贸易,把两者结合,在自贸区有了这样一个突破。”他表示,业务板块结合过程中体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是联合重组后的重头戏。
戴柳坦言,重组后集团还将面对两道“坎”。一是如何把握此轮发展机遇。“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国资国企改革又是在深水区中最深、最莫测的一块。”他说,方方面面反映到改革中的问题,都会在国资国企改革中显露。“所以这是具有挑战性的一面。当然我们有信心。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另一道“坎”,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国资改革精神,东浩兰生属于竞争类企业。戴柳认为,在竞争中,企业需要有很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很有力的应对措施。比如,转型中要深化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经营人员要适合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模式的改变。“如果这两道坎过了,我们有信心把服务业做得更强,做成行业的领跑者。”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