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恐怖主义作战,与其维持庞大的常规军,不如依靠精良的特种兵、先进的遥控武器。然而,由于官僚主义和保守派掣肘,美军尤其是陆军似乎对转型并不积极。
架构:特种兵重视不足
美军几代人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复杂的陆地战,但未来的作战模式更接近陆军三角洲部队擒获“基地”组织头目利比的特别行动。如今,与美军交锋的多是恐怖分子、小股叛军和零星武装力量,并非某国正规军。
这意味着机动灵活的特种兵部队能为保卫国土安全发挥更大作用,美军没必要维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打造的庞大常规军。实际上,由于国防预算连年缩减,军方已做好准备“节省度日”,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部队与项目中。
美国空军准备随时停飞A-10强击机和KC-10型空中加油飞机,把钱投入战斗机和远程轰炸机项目。海军则担心,航空母舰舰队编制可能会从11艘减至8艘,海军陆战队也将缩编20%、维持3万人水平。
美国陆军改革最迫切、阻力也最大。按计划,其麾下53.4万现役军人到2015年将裁至49万人。
自从“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特种兵部队规模大增,两倍于从前。不少特种部队直接受中央情报局(CIA)指挥,几乎完全脱离军队的传统机构架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军只有2300多名特种兵。如今,陆军拥有2.3万名特种兵,占全军突击力量的40%。
不过,陆军仍维持着二战以来的基本架构,特种部队仍然不受重视。今年陆军预算高达1850亿美元,但特别行动司令部只占15亿美元。
装备:冷战武器升级版
未来战场上,无论“上天”还是“入地”,远程操控的无人武器装备是侦察敌情、歼灭敌人的最佳选择。美国陆军在这方面远远落后其他军种,其主要装备不过是冷战兵器库的升级版。
自从“9·11”以来,五角大楼每年投资10多亿美元用于购买、升级无人驾驶飞机,而陆军每年用于作战机器人的投资不过1亿美元。
即使在阿富汗战争之后,陆军仍热衷于常规军队对垒的陆地战,对未来战场形势变化似乎并无准备。
以新一代步兵战车GCV为例,这款花巨额资金开发的战车旨在取代服役中的布雷德利战车。陆军称,一个班9名士兵是安全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的人数下限,但布雷德利战车一次只能运载6名士兵。
批评声浪随之而起。反对者说,军方号称缩减规模,却斥巨资打造如此庞大而昂贵的装甲战车。每辆GVC战车重达65吨,与一辆M-I坦克相当,在大多数城市过桥时可能压垮桥梁。
“这比布雷德利战车贵出至少3倍,甚至4倍到5倍。”已经退休的陆军三星将军戴维·巴诺说。
编制:官多兵少福利好
除了裁军和升级装备,美国陆军必须调整编制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获胜,但其整体“头重脚轻”、冗员超编。
美国陆军的超编问题严重,各种级别的军官多达9.7万人,士兵只有42.7万人,相当于每名指挥官仅率兵4员。
根据陆军有关规定,只有服役20年,才能享受军方提供的养老金。不少军官因此选择长期留在军中,造成陆军冗员众多、官僚机构林立。有批评者指出,军方待遇过于优厚,整个军队好似一个福利项目。自从“9·11”以来,美国军官的收入和额外福利增长了52%,是私营部门的两倍。
针对裁军呼声,美军尤其是陆军极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称未来仍有可能出现需要投入庞大兵力的战事。
批评人士认为,陆军转型不积极,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外部施压。当今国会议员中,鲜有出身行伍之人,往往任由军方摆布。“陆军……更像一个独立王国,极少受外部政治干预。”陆军退休中校、军事分析人士约翰·内格尔说。 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