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涨是水潮落是泥,这是滩涂成圩成岛后的自然状态,人在这样的土地上生存劳作,最难的是行路,因此,赤脚是最好的选择,而鞋只属于冬天。
一个儿童少年,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走进学堂,这个少年衣衫整洁,脚上穿着新的软包径棉鞋。真的让先生感慨,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降临的时刻,一双新棉鞋,让人看到了一个长兴岛女子的艰辛,他问学生:你娘一夜未睡?学生答:是的。早上是否看到你娘的双手?看到了。少年答后就有两行眼泪落下来。昨夜屋外大风呼啸,屋内的豆油灯摇摇晃晃,娘的身影在帐子上摇摇晃晃,天亮时娘把绱好的鞋放在了儿子的枕头边,烧水烧饭,再扫好门前的雪,叫儿子起来试鞋的时候,娘的双手肿如萝卜,已经提不起儿子的鞋帮了。“今天的课,就写写你娘的这双手。”少年的作文最后写到:……唯勤奋读书,才能回报娘亲!先生批阅:娘亲手冷子足热,少年鞋暖少年幸。
婚姻本来就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支持,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住在一个圩里一个沙上的人,都是相依为命的一群,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亲只是一个仪式。灯心已经挑高了一截,女子始终低着头,豆油灯的光亮泛照在她的脸上,她的脸红红的。这样美丽的女子,她怀有什么样的心思,委实让小伙子忐忑不安。十多天后的一个早晨,媒人送来了一个包裹。包裹里是一双鞋:鞋的纳底厚实,针脚均匀,鞋帮内侧的衬里上绣的是一朵荷花。这双鞋,让人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智慧和心思。小伙子穿在脚上,蹦蹦跳跳一试,惊奇地问娘:她没有量过我的脚,怎么就这么合适呢?娘只是白了儿子一眼,没有回答,她的心里明白,从今天开始,儿子已经不只属于自己的了。是的,一个长兴岛男人人生的这个阶段,肩头常压着200斤的重担,筑岸要挑泥,种地要挑肥,干旱要挑水,收获要挑稻,没有一双鞋经得起这样的负重,经得起这样的扭曲,即使白棕细绳编织的草鞋,到不了收工时辰就已经断成了两截,只剩下裹脚布包裹的血泡,雪水冰渣里,渗出的一半是血水一半是泥水。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有一双合脚结实的鞋,是人的奢望;一有双合脚结实的鞋,就是人最大的幸福!这个时刻,今天真的到来了!
只捧得起酒碗和烟斗的耄耋老人,盼望着女儿的到来。脚盆里是烧热的水,把你搀扶到藤椅里,把你的双脚放在热水里,给你搓揉双脚给你修剪指甲,给你换上了新的袜子,给你穿上了新棉鞋,这样的老人,眼角常常流淌着喜悦的眼泪,那泪水亮晶晶的,揩也揩不净。
这是一个长兴岛男人人生的三个阶段,他一生的幸福,与三个女人和她们做的鞋紧密连在了一起,鞋里鞋面,都是亲情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