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碗这个行当
袁晓赫
  袁晓赫

  说起“补碗”,年轻人肯定要问:“碗破了,还能补?怎么补?到哪里补?”是啊,补碗这个行当已经消失几十年了。也只有上了六十岁以上的人,可能还见过“补碗”。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还有“补碗”的行当。补碗人的行头,就是一副小挑子,小挑子的两头是箱式小柜,小柜约有二三层抽屉,里面装着补碗的工具。补碗的天天挑着那挑子走街串巷吆喝:“补碗!补碗!”吆喝的是“补碗”,其实,只要是瓷器的,如大碗、小碗、盆子、碟子、瓶子等等都补,由于补的是陶瓷,工具及工艺都较特殊。补碗的拿手工具是那把小小的金刚钻,“要揽瓷器活,必有金刚钻”。客户送来要补的碗或其他的,都是碎瓷片,往往奇形怪状,碎片少则两片,多则七八十片,而且碎状也不规则。以补碗为例,补碗前,先要用小刷子把那碎片逐一清理一番,然后用细胶泥粘拼成原状,再用一种手拉的小钻在破碗需要补的缝两侧钻眼。钻好对称的两个眼后就将小小的补钉横跨缝的两边按进眼,用小锤子轻敲到位,再倒进水反复试,直至滴水不漏,全道补碗程序就算完成了。

  那时候,“补碗”,补合了百姓人家的许多“宝贝疙瘩”,让那些破碎的“宝贝疙瘩”中承载的故事又完好地传了下来。

  现在补碗的行当没有了,工艺肯定传下来了,如果想见识这种工艺,恐怕要到文物修补部门才能参观到。

  因为用手拉小钻钻孔时会发出“吱咕吱”的声音,因为“吱咕吱”与“自顾自”差不多同音,又因为大部分操补碗行当的多是江西人,也许先是古人搞笑,后有闲人笑搞,渐渐形成了“江西人补碗,自顾自”这句歇后语。江西老表对这句歇后语的反响很简单:“它说它的,我们自己做到不自私不就得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民生十问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家装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新疆讲故事的人
摩登叫卖声
红枫 (彩墨画)
遥远的圣山(藏书票)
忘我
知识的自行车
补碗这个行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补碗这个行当 2013-12-28 2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