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的发音结构、语序与英语差别较大,分辨字母“R”和“L”、“V”和“B”、“P”和“F”等辅音时难度较高,这使得韩国人在学英语时困难较大。一位中国记者到汉城外国记者俱乐部办证件,接待小姐递给记者一张表,笑着说:“吐剖头(音),please。”记者一下子愣住了,怎么也想不起来“吐剖头”是个什么英语单词。接待小姐所说的“吐剖头”实际上是英文“photo”这个单词,意思是“照片”。记者以前在国内,时常听国人自嘲中式英语发音难听,到了韩国才发现,与韩式英语相比,中式英语要好听多了。
擅长整形的韩国医生,就有人首倡舌头“整形”手术。“小患者”当中最小的只有一岁,最大的也仅有10岁。其实,其中真正因患病需要做“割舌”手术的只有10%到20%左右,其他的孩子都是为了学说英语而不惜把舌小带切短点。所谓舌头“整形”,即是“割舌”手术,在医学上被称作“舌小带切除术”,即将连接舌底部和口腔底部的舌小带剪掉半英寸左右,使舌头变得灵活自如。在韩国的高档住宅区,做割舌筋手术风气非常普遍。
在我看来,这是无病乱投医。整形整到舌头上,将舌系带切断手术的做法,实在是多此一举。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看,这种做法都是不必要的。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仅仅是为了英语发音问题而做舌系带切断手术,更是没有任何意义。而手术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影响,更甚于身体上所受到的伤害。许多在美国生活的韩国人的英语都说得相当好,许多日本人说英语也相当流利。这证明,说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多加练习,而不是非动手术不可。连专门从事这项“割舌”手术的韩国整形医师也认为,学生们割了舌头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要想取得明显效果,还需要接受几个月的专业训练才行。动了“割舌”手术的孩子,如果不多说多听,一样也学不好英语。
为了阻止家长们这种“走火入魔”的行为,韩国政府最近专门组织人马拍摄了一部相关的宣传影片,希望能以此给头脑过热的家长们降降温。在影片中,一位年轻的母亲由于担心儿子在幼儿园圣诞节话剧表演中英语发音不准,便带着儿子冲进了一家医院要做手术。小男孩自然不干,护士和年轻母亲只好将孩子硬按在手术台上。现在,“韩流整形热”越来越热,我们可不要跟这股舌头“整形”风走。(作者为解放军第455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