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7.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OOO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和政策取向。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更多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简政放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

  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实行以备案制为主,大幅下放审批权限。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积极参与高标准自贸区建设,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扩大内需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要扩大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养老、健康、旅游、文化等服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

  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

  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大力建设海洋强国。

  农业和城镇化

  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完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危房260万户,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

  结构调整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

  教育医改

  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改善民生

  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关爱

  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社保是民生之基。重点是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生态文明

  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

  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

  法治政府

  各级政府要“约法三章”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所有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人民意愿,全面接受人民监督。

  民族宗教

  各族儿女和睦相处,一定会更幸福安康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团结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发挥侨胞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军队建设

  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坚决完成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维和护航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一国两制

  两岸一家亲维护骨肉情谊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准确落实基本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推动交流合作,开展协商谈判,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维护骨肉情谊,凝聚同胞心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和平发展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今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六十周年。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切实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事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和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切实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7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8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9版:评论·随笔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民生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6版:关注/新民健康
   第A37版:广告
   第A3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资讯
   第A4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移民热点/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08版:3·15专版
   第B09版:3·15专版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2014主要目标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A042014主要目标 2014-03-05 2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