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1年夏天,我们从斯里兰卡转往希腊工作,在带儿子到英国学制的坎普国际学校面试过程中,儿子向副校长斯加先生提的最后一个问题。
但对面的斯加面不改色表示:“不幸的是,需要穿校服。你知道,国际学校的生源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家庭。有的父母很富裕,有的只是一般的工薪阶层。让学生仅在着装上就感受到贫富差距,并因此而产生压力,这是不公平的。另外,幸运的是,到了12年级后就不需要穿校服了。我们认为,年轻人经过在坎普几年的教育后,会对社会、家庭及个人前途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
斯加这一席话彻底说服了儿子。同样让我们耳目一新。
儿子最先就读的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国际学校。学校有两套校服,一套是制服,另一套是运动服。制服为米色,根据斯里兰卡的岛国气候,女孩子穿短裙,但穆斯林女孩可穿长裙、戴同色头巾;来自印度的锡克族男孩也可戴他们颜色鲜艳的包头。这充分体现了对不同族群包容的“国际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