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7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突然发难,迅速控制阿勒颇城区——~~~
2012年7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突然发难,迅速控制阿勒颇城区——~~~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7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突然发难,迅速控制阿勒颇城区——
激战阿勒颇:21世纪城市争夺战
萧萧
■ 5月22日,叙政府军打破FSA对阿勒颇中央监狱长达13个月的包围
  由于乌克兰危机升温,持续三年多的叙利亚内战突然间没有谁关心了。然而身处“热点中心”的乌克兰东部城市斯拉维扬斯克,却传出“我们要当第二个阿勒颇(叙利亚内战的主要战场之一)”的声音,亲俄民兵和以预备役为主的乌克兰国家近卫军在该城展开激烈交锋,尽管惨烈程度比不上阿勒颇战役,但在战术战法方面却颇为相似。事实上,在许多国家的军事理论课上,围绕从2012年持续至今的阿勒颇战役的探讨已成为一门“显学”,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

  “第二首都”成为目标

  阿勒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圣经曾提到过该城。它地处叙利亚北部,距离土耳其边境仅50余千米,历来是中东交通和贸易的枢纽。内战前,阿勒颇有230万人口,是叙利亚重要的商业和工业中心。

  当战事在全国蔓延后,立志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的反对派声称要把阿勒颇变为“我们的班加西(利比亚内战中的反对派大本营)”,因为这座工商业重镇恰好卡在连通叙利亚与土耳其的要道上,反对派要想从土耳其得到经济援助和武器供应,就必须控制住阿勒颇。况且有了这座大城市,反对派就更有理由在国内建立堪与巴沙尔分庭抗礼的政权,从而整合各派资源。对巴沙尔政权来说,阿勒颇有“第二首都”之称,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突然爆发的夺城战

  2012年7月20日,从土耳其和叙西北部伊德利卜山区渗透进阿勒颇市的反对派自由军(FSA)武装分子突然发难,占领街区,迅速控制了阿勒颇南部的萨拉赫丁区,并在逊尼派聚集的萨胡尔区和哈伊达里亚区与政府军警血战。城市内的警察和民兵猝不及防,很快被击溃。

  总的来看,阿勒颇的政府军初战失利有两方面原因。首先,由于当时叙中南部的叛乱更为严重,叙军不得不从看似平静的阿勒颇抽调兵力,结果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其次,战事一起,当地情报机构主管穆法伊少将竟自行逃往土耳其,其助手法扎特更是主动向FSA投降。

  不过,巴沙尔没有继续犯错,他迅速委任经验丰富的老将费拉杰担任国防部长,通过战备热线,果断从戈兰高地抽调4个精锐师奔赴阿勒颇,尽管行军途中因首都大马士革和中部重镇霍姆斯吃紧,陆续调走了一些部队,但仍有约2个师(约1.8万人,180余辆坦克装甲车)赶到阿勒颇。援军没有直接进城,而是先切断FSA与土耳其的交通联系。

  城内较量陷入僵持

  7月22日傍晚,叙军调集近万官兵突入城区,以坦克和步兵战车开路,试图粉碎FSA的简易工事。双方在达瓦拉、贾米里亚和梅里迪安等地激战。当时城内的FSA不到4千人,为了增加人手,FSA一度分兵进攻城郊的“新生活监狱”,试图把里面的囚犯武装起来。不过,在驻守狱警的阻击下,FSA没能得手。

  由于许多FSA的许多成员各自为战,且物资补给困难,FSA逐渐难以抵挡政府军的推进。战至7月26日,政府军和FSA的第一回合较量大体结束,FSA控制了城市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区域,占领部分军警仓库,缴获大批枪弹,兵力约6300人(增加的人数来自叛逃的政府军、城内的同情者和外部援军)。政府军则在城市西部占据优势,并控制了城外交通枢纽,可以获得后勤援助。

  从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无论政府军还是FSA,在阿勒颇城内都难有建树,原因很简单,全城的建筑都变成了碉堡或瓦砾场,犹如“21世纪的斯大林格勒”。交战双方只能逐屋争夺,这种作战样式不仅极为残酷,更令战况呈现胶着。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部“金主”的赞助下,大批来自西欧、北非、车臣、乌克兰的雇佣兵涌进阿勒颇,加入FSA。

  更血腥的外围厮杀

  眼见城内战斗难以取胜,政府军和FSA都把目光转向城外,试图通过切断对方补给来改变战况。

  7月29日傍晚,150余名FSA成员搭乘武装皮卡,突袭阿勒颇西北部的阿纳丹哨卡。这个哨卡是政府军查缉武器和外国雇佣兵的关键节点。哨卡守军依托建筑和几辆装甲车进行抵抗,还通过电台呼叫炮火支援。可是FSA很快用皮卡上的无后坐力炮打掉了守军的火力点,又用“分进合击”的方式突破了守军的防御。到23时许,哨卡内的百余名政府军死伤大半,剩下的人搭乘2辆BRDM-2装甲车逃离。

  此后,政府军实施了多次反攻,直到12月才重新控制阿纳丹。在此之前,阿勒颇的FSA从阿纳丹获得了数以千计的援军和大量物资。

  与阿纳丹陷落相比,第46基地的沦陷更让政府军感到痛苦。该基地是阿勒颇与西北部伊德利卜山区联系的咽喉,政府军在此囤积了大批物资,并安排第46特战团据守。

  2012年9月22日,从各地调来的1500余名FSA武装人员突然包围了第46基地。由于政府军狙击手占据有利地形,将基地围墙外围2千米变成“死亡地带”,FSA的进攻并不顺利。然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基地攻防战进行到11月初时,守军内的叛徒指点FSA伏击基地的直升机,守军赖以维持的“空中桥梁”就此被切断。11月19日中午,FSA付出巨大伤亡后,终于拿下第46基地。随后,基地内存放的大批重武器被FSA搬进阿勒颇市,成为FSA的“撒手锏”。

  外部形势带来契机

  由于受其他战线拖累,进攻阿勒颇的政府军难有建树,直到2013年夏初,局势才有所好转。由于黎巴嫩真主党宣布站在巴沙尔一边,并派遣大批生力军进入叙境内,接管从霍姆斯至哈马等地的防务,而且配合叙政府军相继取得古赛尔、里法特等战役的胜利。

  2013年6月,叙政府军在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重新在阿勒颇外围占据优势,不仅把FSA赶出之前占领的交通枢纽,还占领了南郊的反对派大本营阿扎兹镇。阿扎兹地势较高,毗邻通往阿勒颇国际机场的道路。占领该地后,政府军就切断了FSA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随着2013年底乌克兰政局发生动荡,美国对叙利亚内战的关注度开始降低,尤其是切断了对叙反对派中的宗教激进派别的援助,山头林立的反对派武装难免士气低落。有鉴于此,叙政府军开始增加军事压力,力图解决“阿勒颇问题”。

  先解决“阿勒颇问题”

  从2014年1月初开始,叙政府军先以小股突击队渗透,再以狙击手掩护装甲部队推进,逐步强化阿勒颇市内的攻势,特别是从邻近城镇起飞的武装直升机给予叙政府军极大便利,设置在相对开阔地区的FSA火力点往往一露头便被打掉。叙政府军突击队里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航空管制员,他们携带电台,可以与武装直升机机组及时联系。

  叙政府军还效仿俄军在车臣战争中用过的“游戏木马”战术,即利用几辆坦克围绕己方阵地转圈,对敌方目标实施不间断火力压制。由于坦克始终处于快速运动中,敌方武器的命中率大幅降低。此外,为了提高装甲车辆的生存几率,叙政府军还给战车披挂金属网,以便提前引爆FSA射来的火箭弹和榴弹。乘坐步兵战车的士兵往往携带许多烟幕弹,可以在遭遇伏击时快速施放烟幕掩护撤退。在夜战时,叙政府军在坦克上安装强力探照灯,用强光使FSA人员无法看清目标。

  5月22日,叙利亚政府军打破了反政府武装对阿勒颇市东北部的中央监狱的包围圈。从种种形势看,如不出现部队倒戈等情况,政府军有望在近期控制阿勒颇。 萧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民生上海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教育
   第B04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激战阿勒颇:21世纪城市争夺战
湖畔角力:英军盗取绝密苏军战机雷达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激战阿勒颇:21世纪城市争夺战 2014-05-29 2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