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企业发展,首先要虑及成本。就生产成本而论,如果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却急吼吼地引进价格昂贵的先进设备,能合算吗?此外,就社会管理成本而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无业可就,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扩大就业,须臾不能放松。近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很多地方适时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有的种田大户,一家耕种了全村土地,农村大量的劳动力释放了出来。东部沿海一些工业发达地区,随着“机器换人”的推进,用工越来越少。如此两相夹击,中西部一些地方的就业矛盾就日益凸显。
这些年,不时听人喊“减员增效”。试想一下,如果社会财富没有大的增加、经济总量没有大的提高,减人后,就算企业的效益上去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社会贫富悬殊越拉越大、社会治安越来越差,到头来,我们的行政成本不是越来越高吗?
因此,我们提倡条件具备的地区,适时推动“机器换人”。同时,还要劝告那些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多考虑考虑就业岗位、考虑考虑民生,才是当务之急。(王慧敏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