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妈妈带着12只小鸭遛弯,遇到了马路边的三级梯坎。小鸭不足一级楼梯高,扑腾半天就是上不去。小鸭焦急地扑腾,常常摔个四仰八叉,可鸭妈妈只在第三级梯坎上看着,淡定等待。最后一只“笨鸟”,最后一坎就跳了10次,摔了10次,可怜样太揪心了!哦,如果我是鸭妈妈,真想帮它一把。
大多数人类的父母都不会忍心看到孩子如此受伤脆弱不堪吧?可是人类有时真得学学动物的“教子有方”,只有自己战胜自己才能真正变得坚强,而孩子的能力有时候甚至超出了想象。
婴儿与生俱来就会吮吸、吞咽、握持、眨眼等,其实这些都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本能”——原始神经反射行为。这些“本能”中,还包括游泳。把几个月大的婴儿放进游泳池,小朋友感受到母体子宫环境的还原,就会自然“狗刨”,在水中宝宝会闭气、会睁眼,表情还很愉悦。
孩子的成长,有时候还真需要“鸭妈妈”这样的导师,领路、鼓励但不包办、不限制。6跳成功的第一名和几十跳才跟上的最后一名都没有被贴上任何标签,它们每一只都挑战了自己,学会了上楼梯的新技能。
标签式思维告诉我们,文科生不会做科研,理科生不喜欢阅读。可是谁说的?!
复旦附中高二学生周末是人文班的学生,但她不久前参加杨浦少科站的“双进入”活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独立完成了一个关于马尾藻对抗癌细胞的科研课题。周末说“所谓文理科生不过是高考选择考什么,并不代表我只能做什么,我很不喜欢这种标签。”
“一楼,历史哲学涨了架子,二楼,向文学更深处漫溯……我曾经在这里,从中午吃完饭到晚上闭馆,看完了《死神永生》。听着自己的心跳走出图书馆,天上河汉无声,鸟翼稀薄,我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交大材料学院大四学生华夏毕业季的一段文字,这位理科生对阅读的痴爱、思想的睿哲值得喝彩。
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环境,有扑腾的自由,就会有畅游向更远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