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寺里来往的人不少,所以寺里的凳子也比较多,大大小小的有好几十个。
记得有一天,戒烟师兄带了一位朋友来寺里进香。那位施主又高又胖,以至于平日里在大家眼中很胖的戒烟师兄,现在看上去都有种消瘦的感觉。
他们上完香,便在佛堂里四处走走看看。戒嗔搬了凳子请他们坐,胖施主刚坐下去,就听见咔嚓一声——凳子的一条腿断了。胖施主有些尴尬。戒嗔赶快又搬来一个凳子,结果又是咔嚓一声,这个凳子也断了一条腿。
戒嗔正准备再去找个凳子,胖施主站起来,很不好意思地说:“小师父,你还是不要找了,我站着吧,平时都站习惯了。”
可戒嗔总觉得让施主站着不合适,最后费了很大力气从院子里搬了一个石凳给胖施主,才让他成功地坐下。那天胖施主离开的时候,为此向戒嗔道歉了好几次。
可坏掉的两个凳子也不能就这样不管了,智缘师父便让戒嗔去淼镇里看看能不能修一下,免得摔坏了其他施主。
戒嗔和戒傲一起扛着木凳去了周木匠家。周木匠看着凳子说:“这两个凳子用了很久了,即便是修好了,用起来也很容易坏,不如换两个新的吧。”他指着屋子里已经做好的凳子,对戒嗔说:“我送给师父们两个凳子好了。”
戒嗔和戒傲面面相觑,都觉得白拿施主的凳子不好。
周木匠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还是执意要送,戒嗔和戒傲只得在一堆凳子中挑选。这里的大部分凳子都做得精致漂亮,但也有几个凳子上面有很明显的疤痕,被周木匠堆放在屋角。戒嗔和戒傲特意挑了两个疤痕大的凳子。
周木匠说,那两个凳子是用剩下的木料做的,做工也粗糙,本来是准备留给自己坐的。于是又挑了两个好看的凳子要给他们。
戒傲说:“反正只是坐坐,好看不好看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周木匠听他们这么说,没有再说什么。
戒嗔和戒傲把凳子拿回山上,师父也觉得收了周木匠的东西有些不好意思。
凳子被放在了佛堂里,偶尔有注意到的施主会说:“师父们从哪里弄来的难看凳子呀?”
又过了几个月,寺里来了一个旅行团。其中两位穿着考究的城里女施主在佛堂中转悠的时候,对那两个难看的凳子来了兴趣,她们说那两个凳子没有雕琢的痕迹,有一种天然质朴的美感,最后还和智缘师父商量着要买下。
智缘师父便说:“既然那么喜欢就拿走吧,不用给钱。”两位女施主开心地搬着凳子走了。
第二天,镇上的一位木匠送来两个精致的凳子,说是那两位女施主买下让送到寺里的。
后来谈起这件事情,戒嗔问戒傲:“那凳子好看吗?”
戒傲说:“我觉得难看死了。”
戒嗔笑笑,“其实我心里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同的人对美有着不同的标准,一张镇民们眼中难看极了的凳子,却让城里的女施主惊为天物。
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毫无特色的凳子,注定不会受到重视,然而他们错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别人眼中的瑰宝,你应该属于懂得欣赏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