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族有个微信群。囊括上下四代,含京、沪、穗、多伦多、巴尔的摩五大城市,是一个小小的“壮观”的群。
近日世界杯开赛,群里的中青年热闹起来了。我们几个老长辈,看是看不动了,评也没甚评了,又不想冷落了热门话题,无意间集中了一个角度,聊得有滋有味。这里不免摘录几段,与亲们“分享一个链接”。
群中最资深球迷自是年届九旬的大哥,他写道:“我虽然不会踢球,却是一个老球迷,第一次看球是初中时和一发小一起在逸园跑狗场(即现文化广场),由上海的东华队对租界的西捕队。因为观众对裁判不满,引起骚动,法租界巡捕就冲上看台打人。所以我们首次看足球是以逃回家为结局的。”又写道:“我的大学同学中有两人是著名的球星。一个是著名守门员张邦伦,他学的是生物,毕业后在信谊药厂做销售工程师。张邦伦因为扑出球王李惠堂的十二码罚球而出名。另外一位是我化学系的同学李垚,东华队的左边锋。孤岛时期,我在跑马厅(现人民广场)看东华队和意大利海军队比赛,他们的守门员叫麦尼蒂,身手敏捷,专扑十二码球。比赛开始后,东华队获角球,李垚开出角球到对方门前,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球直朝对方球门吹去,守门员措手不及,球就这么进去了,国人球迷都大喜若狂!”大哥的微信让我真正感到了足球的魅力,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比赛的细节还能让他念念不忘,历历在目!
北京三姐发来的微信是一段励志的感慨: “那是1963年吧,我因病被北京医生判为死刑,转住到上海红房子医院治疗。一天,同房同病的一位教师过世了,我呆呆地站在窗前看外面: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地下竟有一个大足球场,场内正顶着暴雨在比赛呢!双方的球员几乎是在泥水里打滚,坚持的观众已寥寥无几,但都冒雨挥手呐喊着……我惊愕了,直看到比赛结束。事后我写了一篇《力与勇》的小文,刊于《中国青年报》 。后来虽然也看过一些豪华的赛事,但都没有像那场比赛那样鲜活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我也不知羞地八卦了一下自己的观球糗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某日,在国棉十九厂工作的大姐夫带我去厂里转悠,路过他们的足球场。当时场上正进行着比赛,观众也吆喝得挺热闹的,我们就停下来观看。这是我第一次看足球比赛,只觉得很是激烈。没看几分钟,见一个球员猛然倒地,作大字形仰面躺着,一动也不动了,吓得我捂住眼睛边逃边哭:‘死脱了呀,死脱了呀!’,姐夫追着安抚我,这幅画面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以致后来都没敢完整地看过一场足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吧,有幸参加足球名将容志行等国足出征前的联欢会,人人都在鼓励他们为国拼搏,只有我满怀‘同情’地悄悄对他们说:‘输掉不要紧的!’哈哈,别拿砖拍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