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讲过一句奇妙无比的话:“戏曲和绘画是一个阿妈娘养的。”发老其实是讲出了一个事实,不但现在的画家爱昆剧(戏曲),历史上许多名画家本身就是剧作家。元朝大画家柯九思据说是《荆钗记》的作者,这部戏现在还经常上演;明代大画家徐文长也是戏曲家,现在常见于京剧舞台的“击鼓骂曹”就是他所作《四声猿》中的一部。
发老对京昆艺术的爱好、熟知,在梨园、丹青界中有口皆碑。他生前发起、创办的“多多曲会”,曾经是上海昆曲界名伶趋之若鹜之地。他生前担任副理事长的“上海国际京剧票房”,也曾经是新闻、出版、影视名流雅集之处。
戏曲表演讲究传神,绘画艺术也讲究传神。传神,在中国美学中,不仅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造型艺术的最高境界。
发老的戏曲绘画,用传统的绘画技法来描绘传统的戏曲表演,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传神的笔墨来表现传神的形象。
《虎囊弹·山亭》,是发老戏曲绘画中很具匠心的作品。他画的《山亭一瞥》图中,鲁智深侧身弓步叉腿,目光炯炯,右手持拂尘于背后,功架十足;左手高高扬起,分明听到他高声喊出“卖酒的!”几个字,舞台上那个莽和尚的形象活脱脱地被搬到纸上来了。而那“卖酒的”伙计也画得十分传神,发老对他作变形处理,屈身弓背,只见他回头一瞥,眼神中似畏又敬,滑稽夸张,只想敬而远之。殊不知“哪里管西堂首座迎头骂,(卖酒的)却不道解渴胜如茶”,活画出了鲁智深的粗豪气概。发老的《虎囊弹·山亭》我见之竟有三幅之多,可见他对大面(花脸)戏的爱好。
发老的《西游记·借扇》,画面上悟空凌空飞身跃起,从铁扇公主身上越过;而铁扇公主涮腰转身,把舞台上孙悟空钻入铁扇公主肚里去精彩的瞬间凝固在了画纸上。悟空的狡黠、公主的愤懑一览无遗。孙悟空身手矫健、翻扑跌打无所不能,也许是李少春、张铭荣,也可能是董文华,读者各取所爱。铁扇公主尽显武旦的妩媚,只见双翎翻飞,涮腰转身,煞是好看。是王芝泉,是段秋霞还是谷好好,尽可想象。
最妙的是,发老画的《游园惊梦》,杜丽娘和柳梦梅似乎依然处在梦游状态之中,柳梦梅颔首凝神,双手捧着柳枝;杜丽娘则俯身案几、手托香腮。更为叫人拍案叫奇的是,发老通过两人闭着的眼睛极为传神地画出了他们满足的心态,使我们透过画面仿佛也能想象到即将出现的奇特而甜蜜的梦境。发老用大胆的笔触,细腻地写出了杜、柳的梦中幽欢,从而热烈地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发老曾说:“昆剧的文学性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在世界艺术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你看关公单刀赴会的时候,驾着一叶扁舟,向江东进发,那早晨的太阳照着江水,波光粼粼,天也是红的,水也是红的,激起英雄无限豪情,于是唱出‘大江东去浪千叠’,看到剧本,闭着眼睛,就是一幅画。这时周仓插话道‘好水呀,好水!’关公说,这不是水,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他这个比喻就十分贴切。水怎么比作血呢?因为有朝霞映照的缘故。”发老题记曰:“关大王单刀赴会,为关汉卿力作,可称不朽。”
发老之画,亦可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