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休产假,手机铃声响了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郁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飞快地查找通讯录,竟然是小鸣!我确实有点意外,这是一个往日里寡言少语的孩子,每天早上来到班上几乎从不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可是今天……
“郁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男孩又重复了一遍。
我回过神来,说道:“当然知道,小鸣,你好!”“猜对了,郁老师好。”接下来,这位平日不爱说话的孩子说起自己在毕业典礼上念毕业诗时很兴奋,说起好朋友不给他玩玩具时又有点沮丧,这通电话竟然足足打了15分钟。我躺在床上,惊讶于这个往日不爱表达的孩子竟然如此会说,不禁感叹其成长的迅速,也为自己错过了与孩子们最后的四个月时光而惋惜。
“郁老师,我要去中村小学读书了,小宏去同济黄小。”说到这,小鸣不禁有点沮丧。“我也想去同济黄小,可是妈妈说我们条件不够。”对于外地的学生而言,入学难还是一个现实问题。我从小鸣妈妈那里了解到,小鸣因为不能去公立的同济黄小很难过。
中村小学是我的母校,那时条件差,但也在那里收获了不少。挂了电话,我从自己的百宝箱里翻出了一些“老古董”。其中,有一张三条杠的大队长标志,何不以此激励一下这个孩子?
第二天下午,我在老公的陪伴下来到了小鸣家里。我告诉他:“小鸣,我特别高兴你能和郁老师在一个学校读书。”小鸣有些懵了。我解释道:“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小时候也是在那里读书的。我们以前在那个教学楼后面的操场上野炊,捉蝴蝶,可开心了。”
“真的吗?”小鸣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是的,那里还有最好的老师,教了郁老师好多本领。而且郁老师那时候学本领很认真,老师和小朋友还选我做大队长,就像我们在班级里做小老师一样。看,这就是大队长的标志。”
我拿出珍藏很久的大队长标志,递到小鸣手里:“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一个。不管在哪里,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到很多本领。”小鸣拿着那个大队长标志,打量着,嘴角慢慢上扬了。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党员,服务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责任。但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关怀绝非每日在校的那么点时间。也许,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会有许多无奈,但是我也会尽力让孩子慢慢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自己努力,总会闪现出光芒,不论在哪里!
十日谈
基层日志连连看
参与征收补偿的基层工作者,他的喜与忧,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