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命的最后关头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宋庆龄纵然备受病魔折磨,但她还是十分注意着自己的仪表仪容,尽力保持着她在公众面前的美丽形象,乐观地与病魔作着斗争。这从她在86岁时分别致函王安娜与高醇芳要求她们帮助购买“脸上抹粉用的放大镜”和“快速染发颜料”等事例上如见一斑。
最令人感动的是,1981年3月,距离生命尽头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宋庆龄仍以惊人的毅力,出席国事活动!
1981年3月19日下午,由于病情加重,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协和医院张安教授、天津血液科专家杨教授、北京医院医生、保健局邓局长等前往北京寓所对宋庆龄的病情进行了会诊。会诊后,决定在宋庆龄寓所组成医疗组,增加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等。
就在这生命的最后关头里,宋庆龄还时时关心着他人。1981年4月13日下午,宋庆龄嘱秘书杜述周打电话给刚到北京的上海机关事务管理局李家炽局长,转达了宋庆龄的问候:“本来我今晚要请他吃饭的,因为他夫人身体不好,到北京较劳累,明天下午4点你派车把他俩接来吃顿饭。”第二天清晨,杜述周再次打电话给李家炽,传达了宋庆龄的邀请:“首长请你今天下午4时吃饭,你夫人也请一同来。首长知道你夫人有病,已交代北京医院吴蔚然院长安排为她专门检查。首长还有一部分有关这病的药,只要好用,尽管拿去好了。还关照你夫人别急着回上海,在北京将病治疗稳定后再回去。”(4月13日,李家炽与其夫人同到北京,其夫人因患癌症到北京看病)
1981年5月8日下午,宋庆龄抱病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的授赠典礼,并发表了20分钟的讲话。是日,宋庆龄坐着轮椅,乘坐面包车来到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稍事休息后,会见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华德·佩奇。之后,她穿戴好博士服,仍坐着轮椅来到湖南厅,坐在大会主席台上。授赠典礼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王炳南主持,宋庆龄发表了讲话。宋庆龄在现场发表讲话时,她既未采用事先录制好的讲话录音,也未接受她先读几句话,然后由翻译者译读全文的建议。当时,她手持讲稿,用流利的英语即席作了近20分钟的讲话!
讲话结束后,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校长霍华德·佩奇亲自向宋庆龄授予了荣誉学位证书,并在仪式上致词说:“这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第一次在校园以外的地方授赠学位,所以今天的仪式是空前的、独特的。”他赞扬宋庆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公仆和社会领导人之一”“她毫不动摇地从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因而赢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尊敬”。
在授赠典礼上,康克清一直陪伴在宋庆龄身边,并向她献上一束鲜花表示祝贺。康克清后来回忆说:“当我向她献上一束鲜花的时候,真实地感到她的思想比鲜花更加美丽。”这是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次参加公众活动。
就在这生命的最后关头里,在1981年5月12日清晨5时,宋庆龄还说要做事,让钟兴宝与顾金凤分左右扶着,艰难地走到写字台前坐下,在钟兴宝与顾金凤的抱扶下,用颤抖的手握着毛笔,饱蘸浓墨,写下了“韬奋手迹”“宋庆龄题”“一九八一年”13个大字,并一连写了两张,供沈粹缜先用。然后这才由两位保姆扶着,回床上休息,并欣慰地笑着说道:“我现在放心了。”
就在这生命的最后关头里,在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因重病不能出席六一国际儿童节,还挣扎着下床,要到办公桌上写信,但已力不从心了,但还是让工作人员拿来纸和笔,自己靠在病床上,托着一块木板致函六一国际儿童节报告会。这是宋庆龄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工作!距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与世长辞仅有15天的时间!因为就在她托着木板靠在病床上写完这封信后,她就在当晚9时30分突发高烧寒战,体温高达40.2℃,并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再也没有坐起身来。这就是宋庆龄面对疾病的态度!宋庆龄那坚毅的精神与伟大的人格,再次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明起连载《中国赌金者:327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