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明日元宵节,上海地铁迎春运最后一波返程客流高峰~~~
明日元宵节,上海地铁迎春运最后一波返程客流高峰~~~
明日元宵节,上海地铁迎春运最后一波返程客流高峰~~~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日元宵节,上海地铁迎春运最后一波返程客流高峰
每7名乘客深夜回家就需1人加班
金志刚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上海也迎来春运最后一波返程客流高峰。如今,春运返程对火车、飞机、长途汽车等等省际交通的压力倒是不大,却给上海地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虹桥站深夜到达的“红眼高铁”乘客想搭地铁离开火车站,上海站凌晨到达的乘客想等清早第一班地铁,仅这样的春运返程才会出现的“深夜凌晨”客流已是万人级别。

  为此,上海地铁已采取深夜临时加开列车、早上开出“双头班车”等措施。乘客享受到便利之余,不免提出疑问:“平时能不能也开加班车?地铁可不可以通宵营运?”记者就此展开调查,为百姓解疑释惑。

  平时是否要加凌晨班车?

  春运返程高峰自2月23日启动。铁路上海站凌晨3时之后有列车集中到达,大批旅客出站后聚集到南广场,等着地铁头班车开行;而在虹桥站,凌晨0时左右春运“红眼高铁”集中到达,虽然旅客有公交夜宵车、出租车等其他选择,但大部分旅客还是愿意搭地铁前往市中心或浦东,这不仅出于交通费用的考虑,能坐上地铁也意味着路上用时少一点、免除长时间排队等候上出租车等好处。

  连日来,记者在上海站、虹桥站深夜采访时,听到从旅客口中说出的几种声音是:“公交车站点不容易找”“出租车排队时间有点长”“地铁能不能多开几趟加班车”。

  就地铁而言,自2月23日就开启了“春运返程模式”,主要涉及到与两大机场、三大火车站相关的1、2、3、4号线及磁浮线。2月23日至3月2日,“双头班车”加开54列次,凌晨至早上7时前,仅地铁三大火车站进站客流就有近16万人次;上述8天深夜,2号线虹桥火车站末班车后共计加开43列次(含每日原定点加班车),共运送乘客4.4万人次。

  上海地铁运营方透露,此前一波返程客流高峰中,乘客进地铁多用交通卡,“以新上海人为主”,接下来一波返程客流高峰在正月十五前后来临,“预计多为买单程票进站的务工人员,行李可能更多,对地铁也不是都熟悉,客运组织难度更大。”

  春运期间如此,平时如何呢?据铁路上海站介绍,铁路在非春运时段没有凌晨到达的列车。平时上海站晚上末班火车到达后,旅客赶地铁末班车有充裕时间,虹桥站绝大多数晚上抵达的旅客也能赶上2号线的常态定点加班车。2号线虹桥站正常末班车为22:48,为了方便虹桥火车站、虹桥机场乘客深夜返回市区,2号线已增开2趟定点加班车(23:04、23:30发车),这已经成为常态,但这两趟定点加班车平时加起来运送乘客也仅数百人,“一趟2号线列车,满载可运送约3000人。用地铁疏散客流,最好客流达到千人以上,所以非春运时段或非特殊情况下,在定点加班车的基础上再加开列车的必要性很弱。”地铁运营方一位负责人认为。

  如何顺利疏散返程客流?

  乘客深夜坐火车到达上海,本就已经非常困乏,但很多乘客下了火车,往往是拖着行李甚至抱着孩子,一路飞奔去地铁站,生怕错过回市区最快捷的交通工具,着实不容易!

  不过,地铁加开加班车,也并不仅仅是“站里有人卖票、有人组织客运,车上有司机开车”那么容易,而是全线路都得加班,幕后还需要运管、车辆、通号、供电、工务、物资后勤等提供保障。

  以2号线为例,平时单日客流超过140万人次,全线地铁员工千人左右,相当于1个地铁人服务1400名乘客。而在加开深夜加班车时,原班人马延长上班时间,还需再加约500名幕后加班人员,以便用更多的人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第二天运营前的准备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以目前返程客流最大的一天即2月25日为例,2号线虹桥站深夜开出11趟加班车,运送乘客约1万人,相当于1个地铁人送7个乘客深夜回家。

  同时,地铁人需付出极大的心血和辛劳,才顺利保障春运返程客流疏散。千余名地铁员工和数百名志愿者加班加点,把乘客送回家后,再自己想办法回家。地铁虹桥火车站站长高煜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站务员连轴加班,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手机一天要充两三次电才能续航,羽绒服根本穿不上,“红眼高铁集中到达时,一辆车进站,站台上一半的人能上去,另一半人还得等下一趟车,对我们的压力可想而知,站务员几乎个个都跑得一身汗,内衣都湿透。”

  另一批地铁员工则更是通宵达旦工作,完成比平时更大的工作量。维保车辆单位就发现,春运返程高峰时段,乘客大多拖着沉重的拉杆箱,上下地铁时对“门凹槽”的损坏增加,维保部门这段时间须加强对车门的检查,而这一工作,必须在加班车回库到第二天早上运营前完成,时间反比往常减少了。

  应该说,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在大客流面前有责任做出一些牺牲或贡献,但在平时,这种牺牲似无必要,且难以成为常态。

  地铁为何难以通宵运营?

  在上海站,虽然准备了地下车库供凌晨到达的乘客休息,但总有乘客没找到休息点,也有乘客因为临近早上地铁头班车时间了,而不愿意“折腾”去地下车库,选择在冷风中等待地铁开门。于是,就有乘客提出:“国外有些城市通宵都有地铁运营,虽然班次大大减少,但乘客还是可以掐着点去坐地铁,为什么上海地铁做不到呢?” 

  据相关专家介绍,地铁当天运营结束后,车辆必须回库检修,线路上必须进行例行“施工”(包括触网、钢轨、信号、道岔等例行检查,隧道内清洁,检查有无积水,等等),这些工作必须在“空窗期”完成,即线路上不能有任何列车运营的情况下进行。

  国外能做到通宵运营的地铁必须是单向双线的,“一条线停下来‘施工’,另一条线上通宵运营。”或者单线里程是比较短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施工,例如香港的一些地铁线,里程在20公里左右。

  但上海地铁所有线路是单向单线的,且里程特别长,例如2号线已超过60公里,“2号线平时最后一趟车回库是凌晨0时30分,凌晨4时37分开出巡道车,也就是说,空窗期是4个小时,所有施工必须在这4小时内完成,本就已经有点紧张,春运返程高峰期间,这一空窗期还在压缩,是靠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抢出来的。”

  春运返程高峰期间,地铁2号线空窗期在开出加班车的情况下被压缩近2个小时,凌晨施工变得更紧张,这也是加班车之后需要比平时更多的维保人员加班的原因。地铁运营方还透露,随着上海地铁一些路线建成通车时间逐渐增长,“老化问题”也逐渐增多,凌晨检修施工的任务只会加重、不会减轻。此外,一些改建工程也要求地铁不能通宵运营,如目前正在施行的2号线东延伸段“4改8”(4节车厢改为8节车厢)改造项目,施工时间正是利用了空窗期。

  地铁运营方一位负责人说:“凌晨施工必不可少,主要是为了安全,通宵运营就要牺牲安全,套用一句网络热语,‘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每7名乘客深夜回家就需1人加班
10号线豫园站明或提前封站
未来10天地铁将增“加班车”开行密度
新民晚报焦点A06每7名乘客深夜回家就需1人加班 2015-03-04 2 2015年03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