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针对环境过敏原引起的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是过敏性疾病的一种。过敏性鼻炎其实是由于基因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受到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例如突然换了环境,搬进新房、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出国定居等等,接触到以前不曾碰到的过敏源,导致了疾病的产生。
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多,在发达国家已达10%-20%。过敏性鼻炎的危害性不容小觑,不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还可影响到儿童的睡眠、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咽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吸入性过敏原是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主要原因,如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蟑螂、油烟、化学气味、各种香料等。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尘螨。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避免与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脱敏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可以有效控制及缓解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的第一步。如何控制家居环境中的过敏原呢?全面彻底地清洁房间是减少过敏原的最好途径。因此平时要加强室内通风,经常清洁家具、电器表面的灰尘。床垫、窗帘、沙发套、枕头及被褥、地毯等都是尘螨生长的好地方,可定期在热水中清洗。家中应该避免养宠物,另外减少室内植物的生长,这也是防止霉菌繁殖的有效手段。花粉过敏者在花粉较多的季节应尽量留在室内,并关闭门窗,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对防病有一定的帮助。但遗憾的是,想要避免这些过敏原却经常难以做到。
药物治疗方面,第二代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药物。过敏性鼻炎按照发病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过敏性鼻炎,而对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好长期维持用药。持续性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最好的治疗方案是第二代抗组胺药连续应用不少于2周,鼻用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少于4周,然后根据症状改善的程度调整剂量,最终采取隔日或减量给药的方式,以达到用最小剂量、最小副作用的药物获得症状最佳控制效果。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鼻用糖皮质激素,不必有过多的担忧,但应避免长期使用鼻用血管收缩剂。
脱敏疗法,选用标准化的特异性变应原疫苗作为脱敏剂,通过反复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提高患者对致敏变应原的耐受能力,达到再次暴露于致敏变应原后不再发病或虽发病症状却明显减轻的目的。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可控制的常见病,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相关资料分析显示,约3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偏信虚假广告误导,在治疗上误入“歧途”,不少病人由于盲目相信虚假广告治疗失败后才来正规医院就诊,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增加了经济负担。
过敏性鼻炎并不可怕,关键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干预,防止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等其他慢性疾病的可能。
郭丽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