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有《致敬管风琴》专场演出,爱乐者趋之若鹜,唯恐错过管风琴难得的欣赏机会。
管风琴演奏以前多在教堂里,而今在东方艺术中心也能聆听,那庄严浑穆、浩荡宏伟的乐声响彻大厅,令听者置身其间、心驰神往,个中感受与其他音乐场景迥然不同。再者,以前管风琴演出的曲目几乎都是欧洲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如巴赫、亨德尔、弗兰克等作曲家的作品。这次管风琴专场亦然演奏了巴赫、亨德尔、门德尔松、梅西安、福雷等作曲家的管风琴作品,如《管风琴协奏曲》《沉思录——终曲》以及合唱《奉献曲》《赞美诗》。庄重浑厚的音色、洪亮壮美的气势烘托出一种高远深邈的意境,但又不失亲和轻盈而诙谐的旋律,让人感动激奋。不过,最令人惊喜和意外的是,这次演出推出了一部中国作品《清明心语》,以前似乎未有过,说绝无仅有亦不为过。
这首管风琴《清明心语》是中国打击乐作曲家张旭儒所作。据他说,这首曲子是特地应上音教授朱磊之请为“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风琴专场音乐会写的,以前从未写过管风琴作品,虽说是一首小品,但作品的境界与节气给人们渗透心灵的触动和感应。而且这部作品由朱磊教授亲临演奏,乃世界首演,殊为难得。抑扬起伏的乐曲声中,空灵旷远、庄肃虔诚的旋律、音色音量的抒放控敛,仿佛寄寓了一种幽深的牵思,继承了缅怀故人先辈的传统情愫和美德,使之潜入内涵丰富的时空隧道,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递宏扬,一种“孝行天下”的意念,令人感悟敬畏之深、浮想绵永。
《清明心语》确实成功地驾驭了西方乐器这个载体,表现出中国的意境和情韵,也突破了管风琴只能演奏西方乐曲的框架,是值得点赞的、可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