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维护秩序
昨天上午9时30分,正值就诊高峰,国妇婴门诊大厅便民服务台前,咨询和预约的准妈妈络绎不绝。一位孕妇咨询预产期为8月中旬是否可以建卡,护士给出肯定的回答:“(预产期)7月之后的,名额有的。”
在服务台处,记者看到了网传的那则告示:“为了产科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预产期是2016年7月及之前的孕妇,本院建卡已经满额,请尽快去外院预约,特此提醒!”落款时间为2015年12月。
“贴出公告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就医秩序,方便病人获悉目前建卡的最新动态。”该院产科主任陈焱进一步介绍说,目前该院266张床位动态核算,全年分娩1.6万、每月接收1400名左右孕妇是一个极限。对不能建卡的孕妇,院方将引导其前往周边的中山、六院、八院等医院,对疑难杂症或是危重产妇等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医院会酌情及时接收。
产科“建卡难”不实
除了国妇婴,此次微信中还曝出当前沪上多家妇产科医院面临“建卡难”。就此,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起,大部分专科医院分娩量较上半年增长明显,部分综合医院产科建卡人数也增加20%-30%,尤其是预产期在2016年2月之后的。但多位医院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建卡人数的增长仍在可控范围内,尚没有像2012年龙年扎堆生育的势头,建卡还未及龙年紧张程度。加上龙年之后,国妇婴、红房子、一妇婴三大产科医院各增设100张床位,就诊能力增强,目前各院就诊秩序平稳。
红房子医院黄浦、杨浦两个院区当前每月各增加100人左右,属于平稳增长,建卡并不紧张,“黄浦院区每日建卡限额40名、额满即止的说法并不正确,只是人多了,我们会建议她明天再过来,杨浦院区我们建议8周内预约建卡,但对于孕周大的准妈妈,可以当天建卡。”医院负责人称。
综合医院“吃不饱”
产妇扎堆到大型专科医院生产,综合医院产科却常常“吃不饱”。业内人士坦言,扎堆到专科医院是看中其在产科方面的品牌和经验,但综合医院在治疗孕妇内外科并发症方面更有把握,其实,就近选择医院建卡生产才是更佳的方案。
目前,上海已建立多学科的孕产妇诊疗中心和较为完善的危重孕产妇转诊机制,一旦有孕妇出现并发症或分娩过程中出现危险,将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得到及时治疗。
新民网记者 李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