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各类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区域洗手间清洁卫生和拥挤状况,三级医院医生主动提问以了解病人状况,三级专科医院的门诊收费、挂号方便性,以及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医疗费用控制等,仍然是病人满意率相对较低的“短板”所在。
由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主导、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开展的本次调查,共调查了103家公立医疗机构,包括49所三级医院、20所二级综合医院和3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样本量近1.5万人次。这也是此项专题调查第3年发布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满意率提升前十位的项目分别是:“门诊候诊区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资料”(93.17%)、“我认为门诊收费、挂号方便”(91.16%)、“医生为我详细提供了诊疗方案的相关信息(包括不同诊疗方案的信息)”(92.34%)、“我认为门诊取药方便”(94.49%)、“门诊区域洗手间清洁卫生、不拥挤”(86.39%)、“医生能解释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向病人的生活起居提供建议”(93.31%)、“医生主动提问以对我有更多的了解”(91.16%)、“我认为门诊治疗、检查方便”(93.27%)、“取药窗口的药师服务有礼貌、能解释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93.92%)、“挂号处工作人员有礼貌、能解答疑问”(93.21%)。
在住院病人满意度测评中,“医院医疗费用合理”(93.55%)和“病区中有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设施”(97.33%)的满意率比2014年有1个百分点的提升。在“医院伙食保温好”(94.68%)、“医院伙食卫生”(91.94%)和“医院伙食菜单上的选项多样,价格合适”(89.14%)上的满意率持续改善,已达到89%以上。
调查组织方今天在向社会公布病人满意率结果的同时指出,希望公立医院进一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提升病人满意度的措施落到实处,并且能够在卫生政策、卫生投入和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