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许朝鲜保留任何民用核能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缺乏远见
问:前不久,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声称“中国应当解决朝核问题,我们应当向中国施压”,对此怎么评价?
答:此言差矣。围绕朝鲜半岛的种种安全矛盾,首先是半岛同种同族人之间不和的内部因素在起作用,外部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次要的。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外部因素的重要性也会升级。然而,半岛分裂不是中国插手造成,而是由于美苏两国介入二战后的半岛政治安排,才形成了这个历来是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的分裂。新中国诞生在半岛分裂之后,同形成今天南北双方对抗的根本原因没有关系。况且在朝鲜战争停火后,为了给半岛双方相处创造正常条件,中国军队早就撤出了半岛北方,但美国大兵却常驻南方,甚至长期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不仅对朝鲜还对周边国家构成核威胁。
朝鲜的要求很简单,与“大敌”对话,获得来自美国的安全承诺,从而减少它发展核武器的动因。虽说这不排除朝鲜以此为幌子,从而兼得鱼与熊掌,但历届美国政府对此很少作为。奥巴马总统能做出与古巴复交的历史性决定,但不愿推动与朝鲜双边对话。对伊朗发展疑似核武器计划,奥巴马政府仍愿做出妥协,允许伊朗保留一部分民用核能能力。但在“六方会谈”上,美国的底线是朝鲜不得保留任何民用核能能力。即使经过中国的斡旋,“六方会谈”一度达成了朝鲜可保留部分民用核能设施的共识,但美国从心底里不愿朝鲜有任何核能力,所以代表团回国后,美国国务院网站马上就表明其实美国对此并不同意。
中国没有刺激朝鲜发展核武。对于朝鲜发展核武,中国在国家利益、国际法制与地区稳定的综合考量下,做了大量建设性的工作,竭力劝和促谈,甚至在“六方会谈”上安排朝美双边会晤。但是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缺乏远见,失却领导力,一再错过历史机遇,以致造成目前困局。对此特朗普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在刻意推卸美国责任。
2
中国竭力劝和促谈推动进程
无法代替朝美实现各自愿望
问: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能有多大作为?
答:如上所述,中国不是朝核问题的始作俑者,但中国愿意为推动这一问题的政治解决做出贡献。朝鲜与美国都是超级现实主义国家,朝鲜和美国发展核武器首先都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安全。朝鲜启动核武发展是为了抗衡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即使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从韩国撤出了战术核武器,但朝鲜核武器计划一旦启动,就有它自身的滚动逻辑。当它一旦跨过了核试门槛,就很难实施逆转。
要解决朝核问题,就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美国对朝鲜要积极接触,就像奥巴马政府愿意接触古巴政府和伊朗的鲁哈尼政府。尽管中国在朝美之间大力劝和促谈,但中国不能代替美国去实现朝鲜的愿望。第二,朝鲜的安全观要有发展。美国曾长期在中国台湾驻军,在台湾部署核武器。中国大陆或者出于全球战略平衡,或者出于国内综合发展考虑,在没有完全解决美国对台售武的情况下还是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了。尽管中国很愿意朝鲜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观念拓展,但中国不能替代朝鲜与时俱进。客观地说,从2003年“六方会谈”启动至今,中方并无能力迫使美国达到朝鲜所期待的要它弃核所需的来自华盛顿的诚恳,也没有能力促使朝鲜对其安全观进行现代化。我们要知道,朝鲜和美国都是主权国家,中国无法为其做主。
3
朝鲜把发展完善核武作国策
是未能从美国获得安全保障
问:朝鲜为何那么坚持拥核立场?
答:不妨先问:美国为何坚持拥核立场?尽管奥巴马提出无核武器世界,但他也悲观地认为在他一生中这一目标难以实现。究其原因,是多数美国人甚至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有了核武器才更安全。这个逻辑,不仅对其他核武器国家都适用,而且适用于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不被《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认可的事实上有核武器的国家。
那么,为什么朝鲜会是一个特例,它在有了核武器(能力)之后还会弃核?朝鲜的第一次核试验是个临界点。在此之前,朝鲜仍有可能放弃核武器计划,但前提是它同美国关系的改善能导致它获得比拥核更多的利益。但在一旦突破核试验后,任何现实主义国家都会把继续发展和完善核武库视作国策。国家安全来自自保、军事同盟或者集体安全,当同盟不再能够指望,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形同虚设,显然自保是最为可靠的国家安全手段,而自保的军事核心则是核威慑,对于这一被所有核武器国家所信奉的经典,朝鲜没有理由别出心裁。
朝鲜不指望有了核武器以后经济生活马上改善,但它知道这终究将会发生。当没有对手敢对朝鲜先发制人,朝鲜发展经济就能得到安全保障。短期内,发展核武耗资巨大,但从长远看,发展先进常规军备更为昂贵。从美国同印度、巴基斯坦的关系来看,当印巴在1998年试验核武器后,美国装模作样地对其进行了制裁。到了2001年,美国在经受了严重恐怖打击后,就对印巴撤消了制裁。
4
解决朝核关键目前在于美国
务实办法参照伊核控制封顶
问:解决朝核问题关键在哪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教训在哪里?
答:关键在半岛内因:南北双方能否和解。关键在朝鲜内因:安全观能否与时俱进。但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可能发挥更大作用:美国是否愿意改变姿态,同朝鲜接触。奥巴马政府认识到,同古巴半个世纪不接触,美国还是无法改变古巴,何不改变姿态,争取通过接触来实现改变古巴这同一个目标。奥巴马政府也认识到,与其不允许伊朗保留任何铀浓缩权利从而造成伊朗拒绝合作的后果,还不如各让一步,美国允许伊朗保留一部分铀浓缩能力,而伊朗在十年内放弃现有的多数核能力。
问题是,在朝鲜第一次核试验之前美国如果有所醒悟,那还可能促使朝鲜悬崖勒马。但是,在朝鲜已经四次核试后,地球人都知道在朝鲜现有安全观下,以朝鲜弃核作为解决朝核问题的目标,或为时已晚。现实说来,朝核问题的未来是管理,即如何控制封顶,而不是即刻削减甚至归零。即使对于伊核问题的合作方案,也没有彻底排除伊朗未来发展核武器的可能。只要伊朗保有一些民用核能能力,它总有可能在国家安全所需之时对其转化。去年达成合作协议的重要原因,就是伊朗为这种方案预设伏了伏笔,尽管它将来未必真要将它打通。
作为政治正确,朝鲜以外的各方谁也不会放弃要求朝鲜弃核。作为现实主义者,谁都知道只要“六方会谈”的目标还是朝鲜弃核,平壤将不会重返。随着朝鲜这次新的核试,新的制裁将不可避免,但新的制裁仍将不会起到实质作用,倒会激发朝鲜更多对抗,半岛局势紧张难以消除。总之,没有一种办法能同时满足各方的核心利益。所以,在新形势下,各方尤需发挥聪明智慧,做出“谁都不满意,谁都可接受”的妥协。朝核问题的严峻现实与弃核目标早已相去甚远,人们需要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