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人士认为,尽管仍有一些少数民族武装游离在停火协议外,但政治对话的启动至少使缅甸往前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也让仍受冲突困扰的民众看到一线希望。
这次全国和平政治对话来之不易。从2013年11月起,缅甸政府和少数民族武装举行了九轮会谈,缅甸总统吴登盛、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最终于2015年10月15日在内比都与8支少数民族武装的领导人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
在现任政府任期内,民族和解可以说是国家政治的首要问题。率领全国民主联盟(民盟)赢得去年11月8日全国大选的昂山素季在今年1月4日缅甸独立节庆祝活动致辞时也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和平。
根据全国停火协议,各方应在60天内草拟一份政治对话框架协议,并于90天内启动政治对话。缅甸总统吴登盛2015年12月18日发布总统令,宣布政治对话将于2016年1月12日启动。
吴登盛在12日的全国和平政治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时说,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内武装冲突困扰,为使全国实现和平,本届政府付出不少努力,为下届政府继续推进和平政治对话打下良好基础。
昂山素季也出席了开幕式。
据了解,12日开始的首轮政治对话原计划持续10天,但在一些少数民族政党的要求下改为5天。
联邦和平对话联合委员会秘书赛觉纽说,会谈第一天举行开幕式,第五天举行闭幕式,主题讨论将有三天或更多时间。他说,各方将就每个议题提出主要话题,而非展开全面讨论,此次对话也不会就这些话题作出任何决定。联邦和平对话联合委员会副主席、克伦民族联盟秘书长波多梭奎托温说:“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不仅因为这是首轮政治对话,而且因为(它标志着)国家和平进程在进步。”尽管可能遇到挑战,但他相信,基于各方出于良好愿望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解决困难。
缅甸自1948年独立以来,一直存在着大大小小数十支少数民族武装。此前缅甸政府认可的15支参加和谈的少数民族武装中,仍有7支没有签署全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实力比较强的佤联军、克钦独立组织等。
分析人士认为,缅甸独立68年来没有解决的全国和平问题,寄希望于短期内通过一两次对话实现,似乎有些不太现实。不过,无论如何,对话已经从这里开始。庄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