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牙齿松动、脱落是老年人的“专利”,属于正常现象,也就是俗话说的“老掉牙”。上海港华医院口腔科忻勤芳主任指出,牙齿并非“老”掉的,而是被牙周病“吃”掉的。近年来,除了中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进入了“无齿”的行列,由于对牙周病掉以轻心,对牙周病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年纪轻轻就“老掉牙”!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忻主任介绍,通常有四类人是易患牙周病的“高危人群”。一是中老年人,原因是随着人体的老化,脑垂体某些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或停止,会造成牙龈的营养不良,发生牙龈萎缩生理退化现象。二是压力大、易焦虑的人群。人们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皮质醇激素,增加牙龈和腭骨受到细菌毒素破坏的速度,引起牙周疾病,或加重病情。三是唾液偏碱性的人。这类人群因碱性唾液中含钙离子较多,很容易钙化形成牙结石。而牙结石就是造成牙周病的主因之一。四是个性急躁的人。性急的人刷牙时既快又太用力,容易造成牙龈受力部分发生萎缩病变,从而引发牙周病。
掉以轻心满口掉牙
忻主任提醒,生活中一旦出现4种“征兆”就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是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第二是有持续性的口臭。第三是牙齿有松动、位置改变或咀嚼无力。第四是感觉牙缝越来越大。很多人对这些“征兆”掉以轻心,要么盲目轻信漱口水和药物牙膏,其实漱口水和牙膏无法在口腔内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根本不能接触深藏在牙龈下的菌斑;要么牙齿松动就一拔了之,盲目拔牙会让其他牙齿也开始松动,且松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伤害的不是一颗牙齿,而是满口牙齿。因此,一旦出现牙周病征兆就应及时就医,否则不仅会“满口掉牙”,还会让牙周病细菌进入血液,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牙膏、漱口水不靠谱
最后忻主任指出,在大卖场的洗漱用品货架上,各种牙膏、漱口水琳琅满目,产品包装盒上都标注着“防牙斑、防牙结石、防牙龈炎、抗菌、止血清火、消炎、抗过敏、除口臭”等“功效”,还含有各种各样的药物成分。其实,所谓的药物牙膏,其所含的化学抑菌、杀菌剂或中草药数量很少,而且牙膏泡沫很快被吐出,有限的药物成分难以长期保留在口腔里,因此很难起到治疗作用。所以,要治疗牙周病,应该去医院找口腔科医生解决,而不能过分依赖药物牙膏和漱口水,即使需要使用药用漱口水也最好遵从医嘱。
【专家简介】
忻勤芳 上海港华医院口腔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第四军医大学口腔修复系讲师,从事临床二十余年,擅长各类美容牙的临床修复、牙周病防治、种植牙和高难度局部及全口义齿的修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