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谜底揭开
海昏侯墓墓主为刘贺
鲁明 潘子璇
■ 出土的刘贺私印
  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潘子璇)南昌西汉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海昏侯墓主人的神秘身份正式揭晓。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专家会上确认,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转变的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即为海昏侯墓园主墓墓主。

  证据确定身份

  ● 证据一:玉印刻“刘贺”二字

  2016年1月17日,考古队员开启内棺后发现尚存墓主人遗骸痕迹,在遗骸的腰部位置,放置着一枚白色玉印,玉印上刻有“刘贺”二字。据专家介绍,这是刘贺的私印。在两汉时期,印章是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断墓主身份的最直接证据。

  ● 证据二:墨书金饼上有字“臣贺”

  在出土的金饼上,考古队员发现了模糊的墨书字迹,并释读出了关键部分:“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贺”字直接指明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而元康是汉宣帝刘询的第三个年号。考古领队杨军介绍,西汉酎金制要求有封地的侯和王,在每年八月祭祖时给朝廷献上黄金。金饼上的墨书,也从侧面展现了当时的酎金制度。

  ● 证据三:奏章副本署名“臣贺”

  在出土的木牍上,专家发现了海昏侯与侯夫人写给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仔细辨认,木牍上“海昏侯臣贺”、“陛下”、“呈太后陛下”、“元康四年六月”等字样清晰可见。

  考古意义重大

  除证实墓主人身份外,发布会上,专家介绍了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考古发现表明,刘贺墓园由园墙、门阙、两座主墓和多座祔葬墓、墓园的相关建筑构成,内有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结构之完整、布局之清晰、保存之完好,为迄今所罕见,对于研究西汉列侯墓园的园寝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已出土的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数千枚竹筒和近百版木牍,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也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出土的整套乐器,形象再现了西汉高级贵族的用乐制度。出土的5辆安车,大量偶车马,特别是两辆偶乐车,为西汉高等级贵族车,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籍田、食官等制度。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

  以紫禁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一系列重要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单元,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是重要的国家级和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新民健康
   第A22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5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版口名称/汽车周刊
沙画 纱幕 透出浓浓情意
海昏侯墓墓主为刘贺
刘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千年文物 风采再现
《海上牧云记》首曝定妆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0海昏侯墓墓主为刘贺 2016-03-02 2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