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翻开苏州著名美食家华永根的新著《食鲜录》,读到那一段段令人馋涎欲滴,又让我心领神会的字句后,我就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将这本书介绍给读者。说真的,我心里是不情愿的。因为华老师的书名上虽没有“厨室机密”几个字,但是每一篇文章内都藏着厨房大机密,那些选材秘诀、烹调要点、品尝体验都是至宝,都是他几十年在美食界跌打滚爬积累起来的经验,可以传代的压箱底货色,如此这般坦诚写来,我替华老师心疼啊。
见过华永根老师多次,是春秋之季去苏州、吴江参加美食节与运河宴,在风雅之地,听他讲故事,品尝当令佳肴。饭桌上华老师吃得很少,无论哪道菜他都能讲出道道来,由古论今,源远流长,华老师喜爱传统美食,但他不是食古不化。我喜欢他对待美食的态度,如《食鲜录》后记中所写“传统美食餐饮与时尚美食必须统一”;“了解过去美食是为了创造未来美味,续延苏州人的精致生活”。
华永根老师的书副题是“老苏州的味道”,他讲高档的秃黄油,讲苏州三大“黄焖菜”即黄焖河鳗、黄焖栗子鸡、黄焖着甲(鲟鱼)等,更多的是讲萝卜、笋、黄豆芽、河鲫鱼等普通食材。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心直口快的草根气质,有时让人忍俊不已。他“吐槽”去参加五星级酒店的婚礼宴席,婚礼场面豪华,仪式繁复,而菜肴却质差味寡,以至忍无可忍中途逃走。回到家吃剩大饼喝了热茶才缓过来,被娘子嘲笑后华永根无法辩驳,他悟道“世上有些事得忍,不忍就会像我,只能吃冷大饼。”
对于美食爱好者《食鲜录》极有用,我忍不住偷师几道菜。“陆文夫与苏州菜”文中华老师解密著名文学、美食家陆文夫最喜欢的两道菜:美味酱方与咸泡饭。
只寥寥数语:苏州的酱方用五花肉,汆水后用老卤烧煮,加香料,调味焖烧几个小时,成酱红色。这些很普通,但我注意到那个肉先要“腌汁数日”,什么叫腌汁?浸酱油那不是变成酱肉了,酱方不会是酱肉啊,百思不得其解,在微信上求教吴江美食推进会长蒋洪老师。蒋老师提点我,腌汁只用细盐,略压重物一两日即可。我猛醒,怪不得苏州酱方外面酱红色,咬开肉质雪白加粉嫩,肉却不像普通人做的淡而无味,而是汁水饱满咸与鲜并存,原来腌汁起的作用是预先入味,实在太妙了。我赶紧表示学到了,过两天做乳腐肉立刻尝试。
另一样“陆式”咸泡饭更家常,也是我在家里经常想吃的。看看苏州美食界毕建民大师是如何为陆文夫配料的:“米饭加青菜丁、香菇丁、笋丁,另外加入咸肉丁、虾仁等烧煮而成,出锅时加几滴麻油及少量胡椒粉。”除此,陆文夫对咸泡饭的私人爱好还有几点,一是汤汁不可过多,二是米粒要软糯,三是配料不宜过多,其中青菜丁可以略多一些。复述到这里,我仿佛看见传说中仙风道骨的陆老师,面对那碗热腾腾心仪的咸泡饭,放下酒杯,笑眯眯地拈着那把看不见的雪白胡须感叹,老夫今日乐胃,在苏州度日真乃神仙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