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雅可夫斯基殉情之谜
秦维宪
■ 马雅可夫斯基在纪念自己创作20周年的展览会上
  ◆ 秦维宪

  1930年4月14日早晨,姗姗来迟的阳光洒向莫斯科,这座森林环抱的城市,在克里姆林宫尖顶的红星照耀下,显示了勃勃生机。突然,在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家里,响起划破长空的枪声,诗人因向最后一名情人维罗尼卡求婚不成,竟将自己送往天堂。一刹那,维罗尼卡发疯般奔进内室,只见马雅可夫斯基仰倒于地,双目圆睁,两只胳膊张着,左手握着勃朗宁手枪,胸口鲜血喷涌,在淡淡的蓝烟中,年仅37岁的一代天才诗人魂飞九霄。

  从此,马雅可夫斯基殉情之说,似乎成了定论。80多年来,学术界尤其是文学批评领域,均十分痛惜马雅可夫斯基为了一个女人,葬送了自己的火红事业和宝贵生命……

  马雅可夫斯基果真是为爱情献身的吗?

  曲折情史

  我们先展示诗人曲折的情史。马雅可夫斯基终身未娶,却有过4次刻骨铭心的恋爱。1914年1月,19岁的诗人怀揣美梦,漫游到敖德萨市,他在俄罗斯剧场里慷慨演讲未来主义,深情朗诵政治抒情诗,从而吸引了美丽的姑娘玛丽雅,双双坠入爱河。然好景不长,当诗人将自己滚烫的心捧给玛丽雅时,姑娘却移情别恋,很快嫁给一个富家子弟。初恋的失败,使诗人尝到了被欺骗的滋味。

  不过,十月革命前夜,奔突在俄罗斯原野的地火,迅速将诗人从痛苦中拔出,并使他在翌年又卷入爱的漩涡,狂热地爱上一位有夫之妇、长他两岁的犹太少妇莉丽娅。他们这段恋情持续了15年,直到诗人去世。

  1928年10月,诗人游历到巴黎,在当地一位画家的私人聚会上,他以充满激情的阶梯诗,俘获了少女塔吉雅娜的芳心,他们艺术气质相仿,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直至谈到了婚嫁。塔吉雅娜答应诗人,在第二年春天的巴黎举行婚礼。然而,届时当局不批准诗人出境,致使这段美好的姻缘中途夭折。次年5月,就在诗人心境颓丧之际,他又邂逅了有夫之妇、话剧演员维罗尼卡。他们相处仅11个月,正当爱的小舟在激流中颠簸,诗人却义无反顾地举枪自裁。

  从上述马雅可夫斯基的恋情来看,他是因为爱情屡屡受挫,遂对人生丧失信心。其实,这仅仅是一条明线,真正促使诗人决心赴死的原因,是他感到自己失去了最高领袖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的信任,其节点就是他申请去巴黎成婚,被当局拒绝签证。

  闪亮光环

  一部苏俄文学史中,除沙俄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人普希金之外,整个苏联时代,马雅可夫斯基是一颗闪闪发光的诗星,他创作的政治抒情诗,多次得到列宁的高度赞扬。1953年诗人诞生60周年,斯大林在《真理报》上称:“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杰出的诗人。”也就是说,诗人在苏联文艺界所得到的荣誉,可与高尔基相媲美。

  但是,诗人那饱含激情、战斗性强、针砭时弊的诗歌不仅惹恼了官僚阶层,而且引起同行的嫉妒,乃至伤到了斯大林的隐秘内心。据苏联著名音乐家《肖斯塔克维奇回忆录》披露,文人圈认为马雅可夫斯基对弱者趾高气扬,对强者奴颜婢膝;权力是他的最高道德标准。这些看法,最多导致诗人的孤立;诗人一旦失去领袖套在他身上的光环,那么他的生命火花也行将熄灭。

  积郁成疾

  诗人得罪斯大林的原委是创作了长诗《列宁》。《列宁》诞生于1924年1月列宁逝世的悲痛日子里,诗人怀着对领袖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用火焰般的诗句和战鼓似的节奏,以气势磅礴的阶梯形式,写下了这首名诗。这也是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创作的巅峰。即使诗人以后绞尽脑汁歌颂斯大林,所写的诗无一能出其右。更令斯大林胆寒的,是诗人以敏锐的眼光,警告列宁所开创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如果抛弃了列宁主义,将会葬送革命成果,因为列宁不是坐在克里姆林宫内自称领袖和帝王的救世主,于是他在长诗里呐喊道:

  当我/和我的呼声/被踩成肉酱的一刹那/我要把/渎神的话/炸弹似的/掷上云霄/向克里姆林宫/怒吼: “打倒!”

  这沉重的一击,撕开了列宁与斯大林关系的真相。表面上,他们被苏联党苏联人民、包括全世界人民看作亲密战友,斯大林是列宁的“忠诚继承者和卓越发展者”。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如果不是为了维护党的利益,列宁早就与斯大林绝交了。

  十月革命前后,斯大林在党内的地位是比较靠后的,但在1922年3月25日的一次中央全会上,斯大林趁列宁病休,违背程序在选举中央委员的选票上,在他的名字后标明“总书记”的字样,从而迫使代表大会的投票者在选举中央委员的同时选举总书记。此番戏法使斯大林自1922年4月1日起任党的总书记。然而,列宁为了限制斯大林的无限权力,指定在自己病休期间,斯大林必须同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联手组成“三驾马车”,方能操纵政局。列宁还深刻地指出斯大林“太粗暴”,即这种性格特点会影响全局,以致为党和国家的命运留下隐患(斯氏后来的所作所为,以及苏联党和国家的解体,不幸被列宁所言中),于是在1922年12月,口授了一批给党的第12次代表大会的信,这些信被笼统叫做“列宁遗嘱”。“列宁遗嘱”中谈了6位领导人的优缺点,但提出组织处理的只涉及斯大林,明确建议将其从总书记的职位上调开。这就埋下了斯大林对列宁的嫉恨。由于“列宁遗嘱”只有政治局委员才能看到,苏共13大后完全处于保密状态,直至1956年苏共20大才得以公开。所以,马雅可夫斯基虽然光芒盖世,但绝对不知道“列宁遗嘱”,也就无从获悉列宁和斯大林的真正关系。

  更有列宁自1922年健康状况开始恶化,而斯大林主管的国家事务中接连出现失误,从而使列宁与斯大林在民族平等、外贸垄断等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乃至发展到斯大林在电话里对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骂粗口。1923年3月初,当列宁得悉斯大林谩骂克鲁普斯卡娅一事,便于3月5日给斯大林写信,强烈要求他道歉,否则就断绝关系。遗憾的是,斯大林没有道歉的诚意,由此足以证明他们的私人关系是很僵的。问题是,这一高层的绝密事件,马雅可夫斯基怎么可能知道呢?

  走笔至此,我们不难理解诗人创作的长诗《列宁》触痛了斯大林的神经。而且,以马雅可夫斯基当时如日中天的声誉而言,只有一个人可以不给他签证,那就是斯大林!诗人都是敏感的,何况马雅可夫斯基这位苏维埃第一红色诗人。当诗人明白自己失宠时,内心的焦虑与恐惧并生,久而久之发展为抑郁,以致产生自杀倾向,这些情绪都流露在他最后几年的诗歌里。与此同时,诗人的许多举止出现异常,譬如他莫名其妙地在公共场所表演,一整天口若悬河,无端与人争吵,甚至当众公布自己与情人的隐私,此乃典型的躁狂表现。

  可以说,马雅可夫斯基是因为政治上的失落,忧积成躁抑症。在诗人极其痛苦之时,希望抓住爱情这根稻草,作一点喘息、挣扎,所以情场失意,只是他走向绝路的催化剂。

  今天,当我们回首遥望在社会主义苏联“蒸蒸日上”的黄金岁月,一只雄鹰折翅坠落的悲剧,不禁浮想联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声音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街拍/目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马雅可夫斯基殉情之谜
快递中国
余罪:我的刑侦笔记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B05马雅可夫斯基殉情之谜 2016-03-06 2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