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
“去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不断加大,但是总体看,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徐绍史开场道。
有记者问,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篇幅明显比“十二五”规划纲要长不少,多出2万多字,篇幅的增长是否意味着政府的手伸得更长了、管得更多了、管得更宽了?
徐绍史表示,“十三五”规划恰恰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按照中央《建议》来编制的,特别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这个边界理得更加清晰。文字增加了一些,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市场主体起到引领的作用。
徐绍史指出,规划特别强调了要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风险防控,加快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提质增效。规划还科学设置了“十三五”发展目标,确定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类的2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3项,通过这些指标实现平衡、包容、可持续基础上的两个翻番。
今年经济形势稳中有好
有记者问,今年中国经济形势怎么样?最大的风险点是什么?
徐绍史以“信心坚定不移,挑战不容低估,政策储备充裕”三句话来回答。他说,整个经济的态势是不错的,因为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而且稳中有好。从走势看,2016年1月份的数据也有一些显示出积极的迹象,CPI在1月份达到了1.8%,PPI在1月份环比、同比降幅都在收窄,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都有所回落,经济走势有积极的一面。
徐绍史说,2016年世界经济环境当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会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内经济处在“三期叠加”阶段,而且财政金融领域的一些风险也在积累,形势可能更加错综复杂,风险绝对不容低估。“针对今年的经济运行,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
徐绍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预言一定会落空,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有记者问,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压力的加大,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未来几年可能进一步加剧,国家将怎样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就业?
徐绍史答,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涉及收入又直接影响消费。“特别是我们提出了要化解过剩产能,社会上乃至境外都有一种看法,说可能会引起第二次下岗潮,我觉得中国是不会出现下岗潮的。”
徐绍史说,正在从钢铁、煤炭两个产业入手,来化解过剩产能,中央已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这些困难职工。“请同志们相信,有中央政府的指导,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徐绍史认为,中国的就业问题是比较乐观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创造的就业岗位就更多,三产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大。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之劳动力在企业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越来越快,劳动岗位的匹配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徐绍史还提到,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也是“十三五”规划非常注重的一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个指标非常关键,一个是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一番,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要翻一番,这都直接关系到民生。
特派记者 范洁 邵宁 姚丽萍
(本报北京上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