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调一调
读者刘先生反映:2015年10月,我通过链家地产中介平凉路店购买一套价值228万元的房子,地址位于杨浦区彰武路上的同济新村。看中房子后我付了订金2万元,并签了居间协议。但在签订正式合同前,得知该房屋为法院查封房,正当我犹豫不决之际,“链家”劝说,卖家只是有点债务问题,如果放弃交易,将属于违约,订金将泡汤。而签了合同,只要首付达到八成,让房东拿着这些钱偿还了债务,房子交易就不会有问题。
为抓紧买下这套房子,我签下合同并首付了185万。不料,房东拿到首付后失联了。令我没想到的是,签完合同后,“链家”才告知所谓房东的“离婚债务”竟是在外借的高利贷。此房产作为抵押已被法院查封了一段时间。刘先生说:“他们隐瞒了房屋的真实信息,早知如此,当初我就不会买这个房子了。”
3月底交房过户时间临近,我曾多次找到“链家”讨要说法。对方表示:我们也是被房东所骗,而你的情况也达不到“链家”处理垫付的条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本报调解】
记者接到投诉,致电链家地产平凉路门店的张经理,请他们到本报调解并核实此事。但对方经请示后表示不愿前来,说他们将与刘先生沟通,妥善解决此事。随着本报的介入,次日,“链家”主动联系刘先生,双方经过协商并达成解决协议。虽然与“链家”签订了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细节,但刘先生表示对于此次的解决协议表示满意。
本报记者 王新华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