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用“告示”代管理
阿 文
  阿 文

  居家小区电动车电瓶接连被盗,物业公司接报后,当即在小区各居民楼张贴“告示”,提醒业主警惕。事隔数日,小区又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造成人心惶惶,业主们对物业疏于管理皆十分不满。

  眼下,一些小区治安状况不理想,盗窃案频发,除了部分业主防范意识不强外,与物业管理上少作为、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有的物业单位接到失窃投诉,既不分析原因,也不查找漏洞,通常只在小区醒目处贴一“告示”,提醒业主注意防范便万事大吉。这种以“告示”替代管理的做法,是导致盗窃案多发的重要原因,也是引发业主与物业矛盾和纠纷的一个焦点。

  诚然,物业贴“告示”提醒业主,避免财产损失,也是减少失窃的一种举措,问题是物业不能将防窃责任全部推给广大业主,自己却不尽筑漏堵洞之责。有些小区警卫工作时,喝茶、看报、聊天,对进出小区的陌生面孔从不过问,形同虚设;有的小区明知监控设备失灵,却迟迟不予修复;有的小区夜间巡逻时有时无,断断续续;还有的小区晚上照明昏暗一片,咫尺难辨人影……这些管理上的疏漏与缺位,往往给了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更让人郁闷和不解的是,一些案件告破、漏洞暴露后,有的物业却仍强调客观,不思整改,以致小偷再次作案毫无顾忌。

  安居才能乐业,平安才能和谐。物业单位不能只收费、疏管理,不可以贴“告示”替代管理。要切实负起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改进管理、完善服务、强化防范、堵塞漏洞,积极回应业主呼声、期盼,这样才能降低小区案发率,赢得业主的信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卖书记
先生虽远行 力量却永存
莫干山上看风月
莫用“告示”代管理
老同事聚餐原生态
福 岛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莫用“告示”代管理 2016-03-09 2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