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那种朝花夕拾的同学聚餐真多,形形色色,拉动了消费,拉动了原生态的生活感情。
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家机械厂工作,结识了很多工友。这是一次我们五十年后的聚餐,退休聚餐的都是1965年厂办半工半读的学生,后来都成了工厂的老师傅,我是67届,例外地受到邀请。
现在他们都是老大爷、老大妈了。与我不同的是,他们原先都居住在淮海路、南京路,上只角的,祖上出身都不一般。由于特殊的原因,他们中的大部人生活经历变得很坎坷了。
同事聚餐,没有喧哗,也少烟酒,举止雅致,大家静静地交谈一些生活的平常事,没有那种微信里常人喜欢讲的哲学家的段子。我十分喜欢聚在那儿,聚在平静处。大约太静了,我建议能歌者唱一曲,唱的是《夕阳红》。歌词与他们的生活虽然不一致,但是曲调很协调。他们那时都年轻,曾经播种的爱情没有得到收获,曾经努力学习却没有考取大学,曾经的爱好没有成为职业。大家互相平平静静,互致礼节,只拍了一张集体照,我取名为“同气之光,五十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