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新生宝宝全身的皮肤都有着非常灵敏的触觉,所以,他们出生以后,就习惯于用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周围,他们的神经系统就此得到信号,累积的这些经验,我们把它叫做体验。”
在梁晓霞的心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就是自己的宝宝。在国外的时候,她体验了各个国家不同的儿童演出,有着10年制片经验的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接触到一个从未碰触过的、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彩领域。“对于老外来说,让不满1岁的孩子去看演出是很平常的事,文化艺术的感染能促进情商的发育,所以,越早接触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情感认知越有好处。”
回国之后,梁晓霞把最先进的国外育儿理念带到中国,打造了一个婴幼儿专属的演出场地。为了让孩子看到更高质量的演出,梁晓霞试着用租场费来“养”儿童剧,“我做这个不是为了利益,而是真的想营造一个从小开始接触艺术的大环境。”她说,“我们的每一场演出都能让宝宝们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同时达到训练,使其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的感受能力。”
今年,剧场的40多场演出里,有11场是专门针对低龄儿童的,被称作“小宝宝启智系列”,除了昨日的《回到妈妈的肚子》,还有形体剧《翻滚吧,宝贝》、《跳,跳,再跳一次》等,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梁晓霞还首次提出“演出年龄段”的理念,在每张节目单上都标明建议受众的年龄。
“刚刚实施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是在把观众拒之门外,难道超出年龄的孩子就不能看吗?”梁晓霞说,“其实这才是专业的演出态度,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敏感期,只有针对这个制作出的专门的演出,才能对他们的智力开发、情感认知起到最大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