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顶级乐团来说,什么样的城市才最具吸引力?一定是这座城市在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所散发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
昨天,乔恩·迪克惊叹于中国孩子的音乐天赋:“有的十几岁就已经用音符在写曲子了……”事实上,上海小孩对音乐的兴趣与感知,与近年来上海文化的氛围以及丰富的公众文化活动不无关系。
近10年来,世界著名乐团来上海的次数,已经创下上海演出史上的新高。以费城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代表的名团,更是纷纷与上海的剧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而从今年开始,上海在不断带给观众世界一流水准演出的同时,更注重以世界名团到沪为契机与平台,在上海市民尤其青少年当中,推广古典音乐、普及音乐教育。比如昨天,由上交做媒,让纽约爱乐走进了上海的校园、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比纽约爱乐乐团更早爱上上海的,还有费城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他们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小作曲家工作坊是着眼未来,着眼在上海的青少年中普及古典音乐。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古典音乐,被称之为“中老年的专爱”。但在上海,古典音乐,已不仅仅只是老龄化的艺术。很多年轻人,正成为古典乐的“发烧友”。上海音乐厅,每周会有5天举行“音乐午茶”,座无虚席。乐迷中有银发老人,也有刚学会走路的小孩。
更多不限门槛的音乐欣赏,音乐授课,让音乐与申城更亲近;成熟的艺术运作环境,让顶尖乐团和上海剧院更亲近。这些细流,汇聚成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长河,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世界顶级乐团争先来到上海,甚至走进市民生活,走进上海校园?我想,那是因为一座城市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文化气质:艺术氛围的美好,市民观众的懂行,以及还有那么多正在长成的小艺术爱好者……而这,恰恰是一座国际都市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