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首次来沪开课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首次来沪开课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首次来沪开课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首次来沪开课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该保持来自心灵的创作
『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首次来沪开课
张艺
■ 乔恩·迪克在课堂上为小作曲家辅导 记者 郭新洋 摄
  文体社会

  夏日的午后,大雨瓢泼。一条长而狭窄的走廊里,飘过一阵悦耳的钢琴声,给人带来一阵干爽的凉意。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复兴中路的上海位育初级中学,和6位十多岁的上海孩子一起,参加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

  音乐课的老师是前纽约爱乐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家、“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始人乔恩·迪克。从7月2日开始,他就和海选出来的6名“小作曲家”呆在一起,做游戏、画画、玩乐器、聊人生,帮助和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音乐作品。最终,这些乐曲将由中美两国的音乐家上演于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的舞台。

  缘起 孩子的创造力

  20年前,当乔恩·迪克还在纽爱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孩子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你看,很多二十世纪大艺术家,例如毕加索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和孩子画的东西很像。”迪克说,“我当时就想,我们为孩子创作歌曲,但我们很少听孩子们自己写的音乐。”“我希望交响乐能反映出一些孩子们想的、感受的东西,我们(成年人)来帮助他们记录,但不干涉他们的创作,更不会修改任何结果,除非他们写的音符超出了乐器范畴。”

  于是,迪克创造了这个“小作曲家工作坊”,加入工作坊的孩子只需要唱歌、玩耍、打出一些有趣的节奏,就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创作自己的乐曲。今年,是工作坊第一次来到上海,寻找、挖掘那些有创作天赋和潜力的青少年,给予他们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特别 老师变成助手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钢琴双专业老师朱林蕾,这次协助迪克参与工作坊的教学。迪克让孩子把自己想写的曲子画下来,用别的艺术样式来激发创作灵感,和中国传统音乐教育非常不同。“工作坊一切以孩子为主,我们会接纳他们对音乐的各种想法,因为这些都很宝贵。”

  工作坊的课程之一,就是利用房间里面一切可以发声音的东西,例如椅子、谱架或者自己的嘴巴,给孩子们定一个主题,比如暴雨或者丛林。十分钟排练时间后,让他们用这些有效材料来展示音乐。钢琴家孙畅认为,这其实是音乐创造最初的样子。“乐器是一种材料,表达才是最主要的,这种教学方式很少见,也极富创造力。”

  目的 就要不被束缚

  工作坊至今已经去往到12个国家,帮助数千名孩子完成作曲。

  问迪克哪个国家的孩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中国的孩子,有些只有十几岁,却已经会用音符写曲子了。”迪克说,他在为孩子们的专业知识感到惊讶,但同时建议不要破坏孩子表达的自由和完整性,并保持来自心灵的音乐创作。”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活动专版
   第B0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停办9年今又来
是什么,吸引世界顶级乐团来上海
孩子该保持来自心灵的创作
东方韵味 西式语汇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5孩子该保持来自心灵的创作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