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仅仅是“多数”
钱宁
  钱宁

  民主,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决策机制,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确保我们能做出得到最多数人支持的结果,但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其原因,不仅因为“少数”有时可能是对的,还在于“多数”是一个可以置疑的概念。

  “多数”之所以可置疑,在于其构成混杂,且易被利益所裹挟。多数,作为一个群体,其中,有好人,也有不好之人,更多的则是介于好坏之间的“众人”。这一群体,缺乏相同的价值观念,常会因特定的利益而分化组合。

  对于“多数”,孔子是持怀疑态度的。《论语》中记载:“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28》)意思是:一个人,大家都说不好,定要细察;大家都说好,也要细察。

  孔子对弟子子贡解释了其中缘由:“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24》)

  在孔子看来,乡人里,有善者,也有不善者。若“皆好之”,需要细察的是:不善者为什么也说他好?“皆恶之”时,需要细察的是:善者为什么也说他不好?孔子认为:一个贤者,不应该是大家都称赞的“乡愿”(老好人),而应是“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的君子。

  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所有人都支持的人和事,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善者”也支持);

  2)多数人支持的人和事,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善者”可能是反对的“少数”);

  孔子对于“多数”所保持的清醒和警惕,并非没有道理,这为后来社会学中“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定理)所揭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其《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以数理逻辑的方式证明:如果众多社会成员具有不同偏好时,面对多种备选方案,仅依靠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不可能得出最佳选择。

  如果沿着孔子的思路继续探寻下去,我们发现:一个社会想做出最佳选择,需要符合两个条件:

  1)“众好之”——得到“多数”的支持;

  2)“善者好之”——得到“多数”中“善者”的支持;

  以此推断,在民主决策程序中,只有同时得到“多数”和其中的“善者”的支持,才能确保做出最好的选择,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找到“善者”呢?

  对此,中国传统政治的解决方案是“贤能政治”——“选贤与能”,先是举荐制,后有科举制。前者常因“举贤不避亲”而搞成了裙带关系;后者多些公平,不过,科举制选拔出的多是“能者”,未必是“贤者”。“贤者”更接近于“善者”,考试是考不出来的。

  其实,“选贤”——在民众中找出“善者”,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挑战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学上,“善者”,无法精准定义,具体甄别起来,定有争议;其次,“善者”并非一成不变,人总是在变化中,20岁的“善者”,50岁时可能变成“不善者”;第三,“善者”的荐选程序,易被人为操控,荐来选去,会成“亲友团”。

  “选贤”之事,我想,计算机做起来一定会比人做得好。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评估系统,计算机程序不难识别出人群中的“善者”——不是一个个完美的“善人”,而是一个最接近“善人”概念的群体。这样,被动筛选取代了人为推举,动态标准取代了静态定性,整体识别取代了个体甄别,如此,既能避免人性弱点,又能保证程序公正。

  就民主决策程序而言,重要的是“善者”的判断,而不是“善者”的推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他们在具体问题上的想法,而并不一定需要知道他们具体是谁。

  因此,计算机程序,通过选票统计和数据分析,既能准确做出一个“众好之”的选择,也能判断出这一选择是否“善者好之”。

  当然,人类社会的问题,是利益问题,不是数学问题,不过,数字化决策,显然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条道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活动专版
   第B04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不仅仅是“多数”
离赤道近在咫尺的国家
老侦察员的儿童团故事
共话平生
篆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北京四合院(速写)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不仅仅是“多数”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