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场已激活
去年汽车零售市场一度低迷,今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月度累计增幅上升至7%,零售市场已经激活,一季度8852亿元,增长7.7%;1-4月11819亿元,增长7.0%;1-5月14948亿元,增长7.3%。
随汽车零售市场的激活,乘用车1-5月销售925.82万辆,同比增长7.75%,上半年有望突破1100万辆,增长8%;随着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启动,货车市场已初显回升势头,1-5月商用车销售149.70万辆,微增2.32%,上半年将实现180万辆销售。上半年汽车(总体)销售将在1280万辆左右,增长8%上下。
减半新政助车市
财政部在“财政收支情况”月报里,每次提及车辆购置税收入的同比下降,均称“主要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影响。”去年10月起,车购税实施减半政策优惠,因而去年10月以来的车购税同比,是没有可比性的;预计车购税同比的下降到10月结束。车购税减半政策是车市稳健发展的助推器,今年前5月1.0-1.6L乘用车销售653.48万辆,同比增长12.75%,增速高出乘用车5个百分点,高出汽车(总体)7个百分点。
中系车商强乘弱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中系品牌与外系品牌相比,商用车强而乘用车弱。1-5月,中国品牌销售543.25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50.51%,与外系品牌之比为1:1。其中中国品牌商用车销售141.46万辆,占商用车销量的九成多(94.50%);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401.79万辆,是中国品牌SUV和MPV的高速增长,才确保中国品牌乘用车有43.40%的市场份额。
二手车市趋活跃
上半年二手车交易除春节的2月不足60万辆,其余几个月均在80万辆以上,不温不火,与新车销售很不匹配。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活跃二手车市场”,随即国办出台《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国八条”);6月,商务部等九部(委局)和银监保监两会下发《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 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的通知》,明确提出“已依法注册登记的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可以在本行政辖区或者拟转入行政辖区经销、买卖、拍卖和经纪。”各地商务、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不得“违规增加限制二手车办理交易的条件。”
随着二手车“限迁”城市和地区取消“限迁”日渐扩大,二手车交易可望有所活跃,6月的京津沪等地二手车收购价格普遍出现上扬态势,是取消“限迁”效果的初步显现,上半年二手车交易可望实现470万辆以上,下半年交易将更为活跃,全年交易量可上1000万辆台阶。
出口降幅在收窄
汽车(含底盘)海关出口数据显示:一季度14万辆,下降23%,金额135.48亿元人民币,下降19.3%;1-4月21万辆,下降17.3%,金额191.08亿元,下降16.3%;1-5月28万辆,下降12.7%,金额249.28亿元,下降14.5%。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虽持续下降,但降幅在收窄。汽车零配件出口:一季度680.51亿元,增长1.8%;1-4月922.70亿元,增长1.2%;1-5月1192亿元,增长2.2%。汽车配件出口上半年明显好于整车,从1、2月的下降,3月由负转正,微增长态势将持续。
经效指标平稳增
汽车制造业1-5月主营业务收入30113亿元,同比增长9.3%,逐月延续平稳增长态势。1-5月,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3569.5亿元,同比增长8.9%。较1-2月的4.8%增加4.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1.9%)上升10.8个百分点,相较去年全年(+1.5%)增加7.4个百分点。
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1-5月增长10.4%(去年同期仅6.7%)。今年一季度9.5%,1-4月10.2%。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表明对GDP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投资增速渐下滑
国有资本投资汽车制造业,一季度2027亿元,增长22.3%,1-4月2979亿元,增长17.2%,1-5月4143亿元,增长12.9%;民间资本投向汽车制造业:一季度1557亿元,增长27.3%,1-4月2334亿元,增长23.4%,1-5月3230亿元,增长18.1%。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对汽车制造业投资的增幅,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走低,应引起国家和业界的关注和警觉,因为投资拉动作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会拖累汽车制造业增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