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才新增一个创建成功的街道,足见“上海市园林街镇”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也从侧面说明评比条件的苛刻。记者从本市绿化部门了解到,《上海市园林街镇评定办法(试行)》在听取全市行业管理人员、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修改而成,其中详细制定了园林街镇的评定标准。在整体提升街镇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从街镇的综合管理、绿地建设管理、市政设施、生态环境和特色风貌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细化评价细则,以大量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定。
为凸显园林街镇评定的含金量,标准还设置了3个否决项,分别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郊区≥35%,中心城区≥30%;公园建设管理方面,在创评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面积大于2公顷的公园;在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方面,创评区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任何一个评定指标没有达到就实行一票否决。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个“一票否决”项,就能将有条件申请创建上海市园林街镇的街镇数量刷到只剩20多个。绿化指导部门表示,设置这些否决指标,充分反映了创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百姓的生活环境质量。而两个创建成功的街镇各有特点,为中心城区和郊区都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