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备足全程 超强小贴士引来质疑——
娃娃独自在外 爸妈如何“撒手”?
王蔚
■ 两个月的暑假,安排有益放松身心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图 CFP
  最近,一则“妈妈为9岁娃独自出国夏令营准备超强攻略”的新闻引起了较大争议,折射的恰是当下一些父母育儿的悖论——条件好了,就想着让孩子多参加夏令营这样的同伴活动,但又这也不放心、那也要纠结,舍不得让孩子“单飞”。 

  这则在网上热传的新闻,说的是一位叫“强妈”的上海妈妈,她有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暑假里要随学校艺术团到加拿大交流访问,但她却希望自己的叮咛与无微不至呵护能始终都陪伴着孩子的全部旅程。于是,她打印了儿子将住宿的宾馆照片和地址、当地垃圾分类提醒,而且把这些打印纸都塑封起来,并打洞装订好。在旅行提醒部分,她写道:早上起床后要刷牙,刷前杯子、牙刷洗一下;洗脸不要弄湿衣服和袖子;外出活动书包里始终保持有瓶水喝,盖子一定要盖好拧紧;饭后记得用湿巾擦嘴擦手。她还为儿子搭配好了每天要穿的衣服,分装在12个塑料袋里,每个袋子上都贴好了日期……正是这些琐碎和细致,招来了部分网友的质疑。批评者直截了当地说,孩子外出夏令营,不就是为了锻炼独自生活的能力吗?家长弄那么多呵护小贴士,那还不如不放孩子出去,天天拴在裤腰带上更放心了。

  不过,在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心理教师陈来秀看来,对于“强妈”为孩子出国夏令营所准备的行囊和出行宝典,还是应当表示理解与体谅。她说:“毕竟孩子才9岁,妈妈肯放手已经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强妈’写那么多的叮咛,特别是对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提醒,我相信这绝不是矫情,她平日里一定也是如此这般要求和培养孩子的。且从提醒与教育孩子出门在外应注意事项的内容上看并无不妥,也未对旁人造成负面影响,反倒是满满的正能量。而它最大的意义还在于,是将平日细碎的叮嘱更系统化、更规范化、更条理化了,可以让孩子一目了然,对照执行。同时,身在异国他乡的孩子,想念妈妈、想念家的时候,这份爱的叮咛也绝对是最有温度的。”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乱花迷人眼 夏令营变成“夏利营”?
补习机构 “换马甲”办夏令营
娃娃独自在外 爸妈如何“撒手”?
“游而不学”很常见 个性定制成趋势
孩子年龄越小越好“骗”?
“营地”是否回归校园?
新民晚报新视界A15娃娃独自在外 爸妈如何“撒手”? 2016-07-17 2 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