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上午发布
信任度排行:家人第一 官员靠后
于明山
  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记者 于明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上午共同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认为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还未建立起基于职业群体和陌生人的社会信任模式。提高居民安全感有助于增加社会信任,职业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关键。

  研究发现,人们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交往对象也越信任,同样,安全感越高的人越信任不同的职业群体。因此降低社会的不安全感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改善的重中之重,有助于社会信任和社会稳定。  

  本次社会信任的调查中,被问到“请问您对以下人群的信任情况如何”时,人们选择最信任的通常是家人,其次是好朋友,同学或同事、教师,然后是医生、警察、法官、律师、农民工,接下来是出租车司机、单位领导或老板、专家、保姆、记者、企业家,而政府官员、政府的办事人员、外地人、外国人、宗教信徒、有权的人、中介机构人员,得分依次排在后面。  

  结果显示,公平感是关系信任的一个重要来源,越是感受到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就越信任不同职业的群体,特别是安全感的高低与对政府官员、警察、法官、政府办事人员、专家、教师、律师、医生等职业群体信任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社会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优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提升政府官员、警察、法官、政府办事人员等公职人员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水平,逐步建立公职人员的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关键。提高教师、律师、医生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职业群体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支持社会信任体系的中坚力量,使民众能更多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逐步建立公平公正信念,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 /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信任度排行:家人第一 官员靠后
海淀教委回应校园霸凌 确保不再发生校园伤害
孕妇火车站临盆众人站“人墙”守护
12G京东用户数据外泄 回应:源于3年前安全漏洞
聂树斌家属委托律师提国家赔偿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1信任度排行:家人第一 官员靠后 2016-12-12 2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