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工到市劳模
1994年,黄胜发从江西贫困山区来到上海打工。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徐房集团下属的上海现代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维修保养部门。虽然一切都是从头学起,但黄胜发很快在这一岗位上展露了惊人的天赋和超凡的热情。
通过大量实践与刻苦学习,黄胜发从一个新手,成为了整个电梯维修行业最顶尖的技术骨干,经常奔波全国处理电梯疑难故障,被誉为难不倒的“电梯神医”,接连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重大荣誉。
可就在黄胜发向行业的顶峰奋力迈进时,2012年他突然感觉右腿有些麻木,继而右手也出现了类似症状。经多家医院专家会诊,被确诊罹患运动神经元病,成了一名渐冻人。
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这个结果对于一向要强的黄胜发是毁灭性的,他的妻子胡小花告诉记者,丈夫被确诊后经常独自嚎啕大哭,他实在想不通自己是怎么患上了这一不治之症。家里本来就不富裕,看病花光了几乎全部积蓄,但这一病症目前还无药可医,只能看着病情逐渐恶化。
即便在患病后,黄胜发还是不舍得离开钟爱的电梯维修保养岗位,一直工作到手脚全部麻木无法骑车才离开一线。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所带领的岗组工作会议都是在病床前开的,直到他失去语言能力才彻底停止工作。
“电梯维修工作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现在已经失去生活的目标了。”胡小花说,现在黄胜发只能用眼动仪与外界交流,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因为病情加重,黄胜发已经几乎失去了进食功能,身体迅速消瘦,家人无奈之下,通过志愿者联系了徐汇大华医院,为他紧急进行胃造瘘手术延续生命。
急需患者心理干预
昨天上午,在徐汇区大华医院,黄胜发接受了胃造瘘手术,今后可以通过注射流质食物延续生命。巧合的是,6年前这家医院的电梯正是他维护保养的。
负责手术的徐汇大华医院介入肿瘤科主任曹军告诉记者,为渐冻人进行胃造瘘手术,难点在于不适合进行全身麻醉。大华医院开发出了一套无需全身麻醉、成本相对低廉、成功率很高的微创胃造瘘手术方案,本来是用于提高头面部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后来发现同样非常适合渐冻人患者。
据介绍,去年6月21日世界渐冻人日,大华医院在徐汇区慈善基金会的协助下发起“暖冰行动”公益项目,视情况为渐冻人患者补贴手术费用,至今已经投入15万元,为36例渐冻人患者实施了手术。这次黄胜发1万多元的手术费用,通过专项基金已经全部减免。
胡小花告诉记者,因为请不起护工,只能靠公公护理丈夫,现在全家全依靠她的微薄收入生活。“但花再多钱这病也看不好。”胡小花流着眼泪说,现在对她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鼓励丈夫继续活下去。针对渐冻人患者的心理干预,是目前除了医疗护理之外最急需的资源。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