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10点关门不尽兴
晚上10点是申城绝大部分商场关门的时间,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个时间有点早。“如果晚上6点多去饭店吃饭,一般9点不到结束,但这个时候已经离商场关门不远了。吃好饭逛半个多小时,就会看到部分商店做起了关店准备,这样的消费体验并不好。”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许小姐平时很爱呼朋唤友,隔三差五就会和朋友聚餐,但商场10点就关门,却让她觉得不够尽兴。
“大概是为了准时关门,有些商场在9点半就会关闭部分出入口,‘赶’顾客出门,但对于要过夜生活的人来说,10点才是刚刚开始。”家住中山公园的钱女士也觉得“晚上10点就关门”不是夜上海的风格。“晚上九十点,马路上依旧车水马龙,但繁华商圈的商场却已经紧闭大门,只有来到寿宁路、昌里路等几条夜市街面,才能延长周末休闲时间,这多不方便。”
但商场营业员觉得晚上10点关门已令他们忙得气喘吁吁。“整理好店面,检查好各种设施,就快10点半了,如果不跑快一点,别说地铁了,连公交车也快没了。”
夜间经济做点啥?
如果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多出来的一小时你会用来做什么?对于商家来说,肯定更想把晚上的生意做足。
家乐福斜土路店去年11月起把原来每天7时30分至22时的营业时间调整为全天24小时,成为上海中心城区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大型超市。晚上10点以后还会有人去大卖场买东西吗?在质疑声中开始的24小时营业,跌破业内人士的眼镜:“没想到后半夜的销售远远超过预期,成本增加只有少量电费等,因此盈利部分相当可观。”
坐落于世纪大道站的百联世纪购物中心则是典型的地铁上盖购物中心,商场底下的4条地铁线为其输送大量客流,地铁运营时间增加一小时,让其看到了商机。“地铁客流在商场总客流的比例不断提升,从刚开业时的17%升到现在的24%。”百联世纪购物中心副总冯国强告诉记者,每周末3万多的客流里,有近万人从地铁出闸,地铁运营时间拉长,地铁客流留在商场的时间更长,来的人更多。
“地铁出口就是我们的下沉式广场,7家店铺中的2家已延长营业时间,尽管商场整体晚上10点关门,但星巴克和桃园眷村却营业到11点。”冯国强说,这两家店看中的就是出站客流,而在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后,广场里的所有店铺都会延长营业时间,如果消费者有需求,今后会进一步开放B1层和B2层,“主要是餐饮”。
“草根”夜市能成主流
市商务委此前透露,上海正有计划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年内力争推出4至5个能体现上海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且满足海内外游客多元消费需求的“地标型夜市”,形态有特色街、餐饮集聚型夜市广场和商旅文体融合型夜市三大类。新天地、豫园、周浦夜市、昌里路、七宝万科等就是三种形态的代表,其中的大部分更是靠近地铁站点。那么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延长,这些“草根”夜市又将迎来哪些机会?
“夜间消费的重头戏是餐饮,而夜市就能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逛逛吃吃’需求。”有业内人士认为,多出来的一小时给夜市刚刚好。“上海的夜市要拓展传统观念,不仅是马路上的夜间市场,还要把包括百货商场、商业街、夜排档乃至文化娱乐设施等夜间消费市场都包括进来”。随着地铁运营时间延长,上海的夜市或将从“马路生意”转变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主流消费形态。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