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生态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鸟类趣谈
金旻矣
  最“忠诚”的鸟

  今年2月16日,上海的观鸟爱好者陈学军,在黄浦江的陆家嘴滨江段发现一只蒙古银鸥。它的翅膀上有一只翅标,上面的编码是AL86。听说这只“老面孔”又在上海露面,大家很是高兴。

  原来,2013年5月28日,德国鸟类研究员Andreas Buchheim在蒙古国的繁殖地,为这只黄脚银鸥戴上翅标,上海距那里有2800多公里。它在每年完成繁殖以后,连续在三个越冬季来到上海越冬,分别是2014年的1月2日(陆家嘴滨江)和3月1日(炮台湾湿地公园);2014年12月16日和17日(陆家嘴滨江);2016年1月9日(陆家嘴滨江)。刚刚过去的冬季,是它第4次来到黄浦江畔渡过冬天。

  由此可见,AL86的越冬习性相当稳定,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在上海,可谓是最“钟情”于上海的鸟。

  最常见的鸟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遥远滩涂上的水鸟,大多是匆匆过客,公园、绿地、林地里的鸟,才是和我们共同生活的“邻居”。

  在上海城区里,最常见的鸟类是白头鹎、麻雀、乌鸫和珠颈斑鸠,俗称“四大金刚”。根据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观察记录,在本市6家公园里,共观测到白头鹎5000多只、麻雀3500多只、乌鸫3000多只、珠颈斑鸠2000多只。

  更有趣的是,在这“四大金刚”里,最“勤劳”的要数白头鹎和乌鸫了。每天清晨,都是它们的叫声将我们唤醒。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28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30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生态上海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476种鸟类出没 上海渐成观鸟胜地
50种“候选鸟”等你来投票!
申城鸟类趣谈
小额信贷保证保险 让农民贷款更容易
新民晚报生态上海A32申城鸟类趣谈 2017-04-12 2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