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需求:
培养新时代科班工匠
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是一所以培养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为主的大型综合类学校,设有文化艺术、信息技术、航空服务等三大专业群。2017年,学校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联合推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本贯通专业,是对行业人才紧缺现象的呼应。
本专业是一门建立在保护性修复技术基础上的跨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既掌握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等专业技能,又掌握文物材料的年代判断、成分分析等检测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从事文物保护、修复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在七年的专业学习中,学生要利用中职阶段15、16岁左右技能学习最好年龄的关键期,系统、完善、扎实地学完各项专业技能。同时,在精通纸本艺术品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国画、油画和陶瓷三个方向的艺术品相关知识,并拓展到青铜器、艺术品鉴定、艺术品展览、艺术品拍卖、材料鉴定等多个方向,让学生能有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合适自身发展的空间。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本贯通专业的推出,在服务上海艺术行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校强强联手打造的专业平台,作为徐汇区域资源,不仅能承接上海市及全国各种艺术品修复、鉴定、拍卖、投资等业务,还能依托三校背后强大的师资、行业支持,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的探索和实践,共同为上海的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教学亮点:
真实文物零距离练手
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国内高校率先开设“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的高校机构。信息管理学校与视觉艺术学院合作的中本贯通专业,可谓水到渠成。
数据显示,我国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371处;先后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28座。全国馆藏文物3000万件(套),半数以上需要修复。然而,目前全国文化遗产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1万人,即便全员上岗,每人年均修复50件计,至少需要150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相关专业(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已招收9届学生,其特点是修复保护技术能力强,整建制班级学生在领衔教授的带领下,多次走出校门,承接重点项目。2016年,古陶瓷修复方向的学生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圆满完成“南海一号”出水陶瓷的研究性修复工作,这也是国家文物系统第一次邀请大学生直接参与实体修复。对于中本贯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学制创新:
中本贯通未来发展机遇多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本贯通专业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在沪上中本贯通专业中首创了双学位学制,这一独特优势,或许连普通高校的本科生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中本贯通的高校就读阶段,学生进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时可以选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辅修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修复)”。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修复)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学生毕业后就可获得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图书信息管理专业中专文凭,以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本科文凭,符合学位颁发条例的授予学士学位。同时,选择修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辅修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修复)专业的,成绩合格、取得第一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者,可颁发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与此同时,在七年的专业教学中,学生将充分享受到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学校与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知名艺术类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中职阶段,不仅高校教师要到中职进行专业教学,提升学生基本专业素养,还将安排外籍教师进中职课堂,采用双语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全球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不仅开阔眼界,同时也为本科阶段出国进修奠定专业基础。在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有半年时间去意大利进修。有意愿攻读硕士学位者,可以至英国或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等知名艺术类大学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这些措施都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舞台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