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汇区龙华街道党建引领建立“建设者非遗小剧场”
农民工在“大舞台”体验城市温度
袁玮
  外来农民工有了自己的 “大舞台”。6月12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徐汇滨江建设者们走进建设者之家的“建设者非遗小剧场”,去欣赏一台精彩的京剧演出,这是徐汇区龙华街道、上海京剧院“益加艺”文化艺术志愿行动——“‘国粹好邻居’京剧名家进建设者之家”的活动。京剧清唱“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还有民乐小合奏、古筝、唢呐独奏等精彩演出,让建设者们久久不愿散去。这是不久前刚刚启幕的“建设者非遗小剧场”举办的首场演出。今后,龙华街道将与区非遗办、朵云轩等携手,每季度选取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到“小剧场”展演,在保留历史记忆、领悟文化魅力中体验城市的温度,共建“传统文化共享生活圈”,共同打造“龙华传统文化集聚区”。

  徐汇滨江在建项目超过200万平方米,项目工地数8个,外来建设者6000多人。外来建设者集聚形成了特殊“社区”,面临生活不便、管理不顺等问题。为了不让其成为社会治理的“盲点”,徐汇区整合资源,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融入上海,提升文明素质。徐汇区深化区域化党建,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去年7月设立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探索成规模开发建设区域形成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经验。

  “工地开到哪里,建设者之家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做到哪里”的建设者之家由区工青妇、属地龙华街道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共同打造这个特殊“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公推直选产生建设者之家党支部,由原龙华街道居民区书记任支部书记,参建单位党员作为支部兼职委员,同时成立“西岸龙之队”自治团队,发挥建设者中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建设者参与志愿行动和站点运营,引导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这个大家庭到底有哪些需求?项目启动之初先是三个月调研,使站点功能“接地气”,服务项目“对胃口”。针对普遍反映的购物难、求医问药难、业余生活单调等,站点设立了便民超市、公共会客厅、法律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等。由于免去租金和水电费,便民超市商品价格比市场同类商品便宜不少。卫生服务站由全科护士坐班,并引入区中心医院“云医院”服务,凭处方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配药。工作时间也紧跟工程建设规律和建设者生物钟,实行7×12小时错时工作制。越来越多的建设者愿意到“家”里坐坐,和工友们聊家常。他们说,滨江的工地是见过的最好的工地,因为在这里找到了“他乡是故乡”的归属感。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航班延误“第一道考题” “背后原因”请实话实说
购家电遇变相收费 消费者应善于维权
天气渐热 席子“登场”
偷得浮生夏日闲 邻声邀您游茅山
农民工在“大舞台”体验城市温度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A10农民工在“大舞台”体验城市温度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