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体重极度超标的旅客十分不安地站在空姐配餐厨房的边上,他没有地方可坐,座椅靠手挡着,身子坐不下去。没有办法,空姐只好跟胖旅客的邻座商量:将他们俩的座位之间的靠手翻上去,让胖旅客在旁边座位上“借一点光”,邻座旅客同意了。不过这位旅客在飞行途中多次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厕所附近“透气”,他抱怨说自己被挤得透不过气来了。
世界上的胖人都怕坐飞机,怕因座位而引起的尴尬事情而受到歧视,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对他们谦让的。欧洲某航空公司的某一趟航班曾经将一个体重200公斤的胖旅客“赶”下飞机,因为他的邻座提意见说,他被胖子“挤扁”了,没有动弹的余地了。
有些胖人或他们的家属比较有经验:事先购两个座位的机票,或者买一张头等舱的机票。也有个别航空公司试行过国际航线按乘客体重加行李的总重量售票,好像不大行得通。然而问题明显地摆在那里:全世界的肥胖者很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一次报告,成年人体重指数(简称BMI,衡量健康的一种标准,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30以上的在南非占33.5%,在墨西哥占32.8%,在美国占31.8%……新的排行榜之所以和以前的不一样,可能和城市化有关。城市化步子迈得大的国家,公民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及食物结构都有较大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少了,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少了;妇女参加工作的多了,吃快餐和便当的人多了。除发达国家外,有一些富裕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那里有不少人把肥胖看成富裕的象征,很少通过运动去调整体重。
肥胖毕竟给人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南非的警察队伍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胖人,但当局并没有用解雇和退役的简单做法来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将他们送至约翰内斯堡的一个运动减肥中心,让他们通过运动把体重减下来。这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措施。
其实人们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胖人乘飞机的问题,伦敦一家设计公司专门为机舱研发了一种宽度可调节的“可变座位”,通过按钮,移动部件就会将117厘米长的三人座“重组”成二人座,靠手和靠背都会跟着作相应的改变,而中间尚留出的一部分地方可作临时放置小件物品的地方。可变座位不仅消除了胖人“被歧视”的感觉,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乘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带孩子的家庭。但是,如果采用可变座位,那座位的宽度将是确定机票价格的因素之一,航空公司还得同时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是否接受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