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周慧珺传
~~~——周慧珺传
~~~——周慧珺传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生一首翰墨诗
——周慧珺传
李静 张亚圣
  李静 张亚圣

  十七、师徒结缘

  在不知不觉中,周慧珺的书法深深吸引了一位痴迷于书画艺术,此时正在艺苑外盲目摸索、不晓门径的懵懂少女,她的名字叫李静。以后天赐的机遇和命运的巧妙安排使她们走到了一起,结成了令人艳羡的师徒关系。

  进小学后的李静很好学,成绩好还会写写画画。五年级时很得一位代课女老师的青睐,经常会出题让李静画画,每次画完总会摸摸她的头说:“好好努力,你长大以后会有出息的。”一日,这位老师看到了李静的班主任在批改大楷字,想李静画画那么好,字也一定漂亮吧?就特意提出要看看李静写的字,可能字的蹩脚出乎她的意料,她看后露出惊讶的神色,皱了皱眉。这一幕正巧被李静撞上,李静那时特别在乎这位很看重自己的老师,此刻老师那种失望的表情顿时令她感到无地自容。于是放学后李静就直奔朵云轩买了字帖,从此刻苦练习,直到画着许多红圈圈、由她所写的字经常贴在学校的橱窗里成为一景。从那时起,李静算是结识了书法艺术。

  那位女老师也许做梦也不会想到,那年她皱了皱眉,竟令一个自尊、好胜的小女孩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学书之路,这一走便是四十年……但最重要的还是“文革”后期李静与周慧珺的相遇、相知及相守,使她的学书之路步入了正轨,也是周慧珺老师金针度人,引领她走入了书法艺术的殿堂。而能得识恩师周慧珺,完全仰赖于中学同班同学周德音,即周慧珺的大哥周坚白的女儿。

  1970年,十四岁的李静进了上海市六十七中学,同班有个女同学叫周德音,长得非常文静、秀气,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李静知道她书法幼承家学,就特别愿意和她接近,交流切磋,由于志趣相投,很快就结成了好朋友。有一天,李静路过朵云轩,被橱窗里挂着的一张署名周慧珺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字体腾挪多姿、刚健骨力,很有节奏感,是她特别喜欢的风格。也许是有缘吧,总觉得这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可名字却是陌生的。

  那天晚饭后,周德音让她妹妹周德林来请李静去她家玩,李静忽然想起下午在朵云轩看到的字,就问周德林:“你家有叫周慧珺的人吗?”周德林回答:“周慧珺是我姑妈。”李静不禁心中释然并笑道:“怪不得我觉得眼熟呢,原来德音的字是跟姑妈学的呀。”后来,李静不止一次向周德音提出,想拜她姑妈为师学习书法,但总是一次次被婉拒。周德音说姑妈生性安静,不容易接近,她是不肯收学生的。

  李静的要求未能被接受,按理说她也并不是个很执拗的人,可不知为什么周慧珺的名字和她那特别的书风像在她心中扎下了根似的,无法忘怀,更不愿放弃。从此,跟周德音的姑妈学书法成了她当时最大的愿望。简直是迫不及待,茶饭不思了。思来想去,于是提笔给周慧珺写了平生第一封信,信里求学之心溢于言表,自以为是能感动她的。可是信发出后,左等右等也没等到这位同学姑妈的回信,心想周慧珺真像周德音所说的不太好亲近吗?可她还是执着且焦虑地等待着。

  苍天不负有心人,不经意时机会悄然而至。1972年,在一次上海市书法展上,李静终于得以和仰慕多时的这位同学的姑妈不期而遇。那天风和日丽,李静和周德音相约去美术馆看书法展,走到大门口时,周德音推了她一把说:“你乱张望什么呢?到时可别再怨我不介绍啊,喏,这就是我的姑妈!”望着已经到她眼前的这位心仪已久的周慧珺老师,李静脸涨得通红,不知所措,紧张得哑了口,想说的话全都噎了回去,傻傻地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了。周慧珺很善解人意,见李静紧张得不会说话了,笑了笑说:“你的信我收到的,只是我这人懒得写信,一拖拉也就放下了。这样吧,下周三我休息,你下午两点左右来我家吧,把你写的字带来,我们谈谈。”

  就这样,李静和周慧珺遇上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师生俩反复地感叹过今生的相遇。佛说:“相遇是缘。”周慧珺是李静今生注定要寻觅到的,书法给了她这样一个理由和契机。而周慧珺,也正是在回眸一瞥之际注定了和李静的缘分。以后周慧珺也曾对李静说过:“这一生有了你,多了很多快乐。”对于李静来说,能拜周慧珺为师才是她此生最大的幸运,后者改变了前者的整个人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电力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4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校园风采
   第B16版:校园风采/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健康/校园内外
   第B1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9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0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2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22版:广告
屠基远:数度潜伏的革命战士(上)
一生一首翰墨诗
鸦片战争始末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4一生一首翰墨诗 2016-04-20 2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